這一,兩年,失業下崗的潮流,已經從剛畢業的青年一族,擴散到成熟中年。朋友中,有好幾位原本身居公司機構要職的,都在財政收縮的情況下,失去了工作了十多廿年的崗位。 就如大多數擔任行政要職的人一樣,在過去一段很長的黃金歲月裡,主要的精神和心力都花在工作上,一天工作十多小時是普遍的現象。 箇中原因,除了因為肩負的工作實在繁重外,那一份,追求卓越的心志,也是支持自己在長時間高壓力的環境下仍然神采飛揚,精神奕奕的動力。
失去了工作,除了經濟上的困擾外,鬱鬱不得志,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心結更是致命。 心悶添白髮, 一夜白頭,大有人在,當然,原因也可能是:沒有心情打扮染髮,於是任它斑白也罷!
好友嘉華在兩年前下了崗,原是大機構行政人員的她,計算了一下自己的財政狀況,做了英明的決定:把原本居住的自置單位出租,自己再買一所小村屋居住。單身的她瀟灑地說:「工作放下也好,再多一點的錢也只是銀行戶口簿上的數字。 輕輕鬆鬆才可再次尋夢。」
嘉華去了一所非牟利的佛教老人院當義工,身體瘦弱的她,不能擔不能抬也不參與直接照顧老人家的工作。 這一所開設了四十多年的老人院,傳統上一直由寺院主持擔任院長,老院長已經七十多歲了,近年社會福利處的種種改革措施多得令人目眩,出家多年的老人家怎能跟得上,於是準備把老人院結束,耳根清靜算了。 嘉華知道後,自告奮勇協助老院長,年多來,每天到老人院工作。 從文書的整理到人事系統的確立,親力親為; 也幫助閉關自守多年的老人院建立社區聯絡,擴展義工服務,不出數月,暮氣沈沈的院舍頓然變得生氣勃勃。
昨天,約嘉華下午茶,獲告喜訊:「老人院剛剛順利通過社署的要求,繼續經營下去。老院長也興致勃勃,決定再投放資源,改善設備。」
秋風輕拂嘉華漸漸花白的頭髮,我取笑她,不用上班也白頭,她微笑地說:「你知道嘛,老人院裡,長者的平均年齡是八十二!老人家叫我小華妹呢!我覺得自己年輕得很!」
我禁不住鼓掌叫好,白髮的小華妹將會繼續編織美麗的夢!
(email:howyeehk@yahoo.com.hk)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