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有一項「聖化」的功能,能將凡俗的人、事、物變成神聖。一位樣貌身裁尋常的人會因他/她的屬靈氣質被稱為聖人;一座山會變成聖山,一間屋變為聖殿,一本書成為聖經,一首詩歌成為聖詩;一些傳統成為神聖不可改動的道統。凡俗一旦聖化就會變成神聖不可侵犯,對神聖的挑戰是褻瀆不敬的舉動。
男女在過往幾千年的歷史發展,因體能、教育、社會上事業發展的機會,出現男女分工的現象,好像性別決定了個人的前途。傳統上女性欠缺受教育的機會,社會上也沒有供她們發展的空間,以致女性從屬的地位被肯定。廿世紀女性開始有機會接受與男性同等的教育培訓,工作事業發展的機會也愈來愈多,證明女性在各方面的表現絕不遜於男性。於是,職業上的性別關卡一一失守。
教會是社會上比較保守的組織,一些由以往二千年建立的傳統根深蒂固,甚至被「聖化」,以致改動很不容易,例如不許女性講道、女性不能擔任牧職、主持聖禮等的政策被冠以上帝的旨意,理由是保羅曾對其中一間教會給過這樣的指示或者耶穌選召的十二門徒沒有女性。這樣一來,誰敢大逆不道,改變聖統?
過去四十年香港教會開始在牧職方面衝破性別的關卡,不單中華基督教會、循道衛理聯合教會、聖公會、信義會紛紛按立女牧師,連較保守的宣道會、浸信會也踏上這條不歸路。早年有些教會還會額外要求女牧師單身或者結婚而不要孩子,現在大概沒有教會再會提出這些要求。
上帝給予人不同的恩賜,而不是給予男性某些恩賜、女性又另一些恩賜。望望身邊的人,不少男性充滿陰柔的氣質而女性充滿陽剛氣。社會教會是需要不同恩賜人士的配搭、努力,管他擁有這些恩賜的是男是女。
江大惠(中文大學崇基神學組講師)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