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非常重視學業成就的社會,讓子女返教會的團契及主日學是極感困惑的事。
試想想一個星期「蝕」了兩晝,即七小時,一年便花掉三百六十小時,如果用來溫習七科,可能每科多了五十二小時,極有機會由不及格變成及格,或及格變優良!
我相信作為基督徒的父母也有這憂慮,於是流行一個反應語:「等入了大學我便任你返!」
不知青年部長和主日學部長會有何反應,教會常以鼓勵方式邀請家長考慮讓子女返團契主日學,我推測也有點關注到真的有些青少年付不起上述的時間,甚至曾會考失敗後,更引起家長對教會反感。
如果是在美加、澳洲,這就不見得有任何不便,我今年八月在澳洲見到青少年返教會的時間很多,甚至星期日下午仍在教會門外玩。香港的環境太特別了,功課壓力真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我們需要一套積極的教會青少年全面成長策略,可以讓家長理解它的價值,否則會造成太多青少年為返教會與家長吵架的事件。長遠來看也是重要的,因為青少年若信了主領父母歸主這一環節仍有相當困難,原因是父母已對教會有一段反感的經歷。
我們是否需要統一地設計一份介紹教會為青少年成長而做的「工作介紹」?
未信主的家長深知教會的魅力,他們竟常說:「返得多會被迷住!」
也許他們會覺得子女太軟弱,對這「魅力」缺乏抵抗力!
我們可否把目前香港社會有知名度的基督徒,不論是在醫學界、教育界、商界、政府裡工作的,聯手辦一份雜誌式的作品,介紹他們如何從小在教會被培育、鍛練出領袖才能,更重要的是信仰影響他們的人生方向!
這將是香港教會團契主日學的「校友會」,為現今的青少年事工打打氣。
也使家長們知道:「返教會是超值活動.......」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