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堂」名揚上海


1986 期(2002 年 9 月 15 日)
◎ 教會圖說 ◎ 浩然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一般香港人都知道「香港大學堂」是指現在的「香港大學」,而香港大學是在一九一二年創辦。可是由傅蘭雅於一八七六年(光緒二年)在上海主編的《格致彙編》,曾刊登了〈香港大學堂年課光緒十七年重印補入此稿〉一則新聞,依理所推其時的「香港大學堂」顯然是指當年的「中央書院」(Central School),亦即今日的香港「皇仁書院」。「中央書院」之被稱為「香港大學堂」,是因為該學堂是政府官辦最高的學府,是最多學生的學校,所以是香港「最大的學堂」。按新聞所載:

  「香港居中大學堂肆業生三百八十四,分習於十一齋。按齋核之極少十八人,極多五十六人。主考課者,即堂中總教習,會同監察全港學塾官。光緒十三年終,考課得憑照者三百七十五人。試將取中擅長諸學術之總數臚陳之。讀英文如法者三百七十二名,聆言謄述者三百二十五名,算法精熟二百九十二名,華言譯英三百三十八名;英語譯華三百五十一名;英語文範二百八十一名;地理深明二百三十三名;圖繪得式二百三十名;書法合體七十名;按題論議成文依英式書清一百三名;通幾何原本者八十二人;明代數學者八十八人;諳諸國史者四十八人;讀講拉丁文五十四人;得明通考語者四十五人;能五尺量法者十八人,課歸十六科。」

  一齋中肆業諸生,十五科均經取錄。二齋諸生,未取錄五尺量法。五齋諸生,自措詞成文下七科未錄。六七八三齋中學生同於五齋。九齋諸生未取文範、地理、圖繪兼未錄於次下之九科。十齋諸生無文範、地理、圖繪三者,措詞以下七科均俱未註。十一齋諸生與十齋同。蓋香地童子來大學堂,舉先入第十一齋,肆業讀英語、習算法、華言譯英、英言譯華、並謄述諸功課。十齋無異於十一齋。調入九齋則添習英國文範矣!從至八齋復增考地理、繪圖等課。七六五三齋學生自日課同於八齋。在是數齋,學經數載,諸端漸就習熟,方可入四齋,而習措詞為文、幾何、原本代數學。遷三齋則增萬國史鑑、拉丁語。二齋學課同。歸第一齋增以五尺量法矣。」

  在此可見當日香港中央書院學習課程,級別和科目的用詞與今日都有極大的不同。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聯會活動快訊】

【影音視評】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年代】

【萬里遊蹤】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