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囉嗦


1986 期(2002 年 9 月 15 日)
◎ 如情未了 ◎ 李碧如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會考放榜前,有機構訪問了過千名會考生,問他們面對放榜,最希望父母怎樣協助,九成答案竟是「少囉嗦」。這答案真是傷透了對兒女呵護備至的爸媽的心。

  會考生大約十六、七歲左右,是最渴望獨立長大的年齡,他們處於反叛時期,最愛聽的通常是同輩意見,師長要提供意見,需要高度技巧。一個不小心,關心變成束縛,提意見就是囉嗦。

  幾年前,在溫哥華社區學院進修,參與同輩輔導義工計畫,上過半年輔導課程,才曉得好的輔導員不隨便給受助者意見,只需要以「同理心」去聆聽,向對方表示理解,然後設法引導受助者自己理清思緒,自行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家有初長成子女的爸媽要學一學這種輔導技巧。多數愛孩子的父母毛病在不知孩子已經長大,總是事事為他們粗心,卻不知道這樣只會窒礙純善孩子成長,會把獨立性強的孩子推向反叛。

  那麼,難道看著孩子走歪路、走錯路也不加提醒麼?這就要看平日和孩子建立怎樣的關係囉。

  一向權威的爸媽大概不怎樣囉嗦,因為他們說一句,有理沒理,孩子便得乖乖聽話。這種臣服聽命的孩子長大了,有可能永遠不懂得自行下決定。

  一向囉嗦的爸媽,就像電視廣告中「咿咿哦哦」的高僧,從早到晚不停「轟炸」,雖然苦口婆心,卻徒惹年輕人反感。 

  只有一向視少年子女為朋友的爸媽,才能打開溝通之門。他們明白聆聽比絮絮叨叨有效,實質支持勝過千言萬語,所以只會在骨節眼上才提點一兩句。

  總之,爸媽要學雅各「快快的聽,慢慢的說」,要讓少年子女知道,不管遇到甚麼難處,家中大門永遠打開,父母永遠接納和支持他們,那就一切好辦。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聯會活動快訊】

【影音視評】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萬里遊踪】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