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擬再發動大遊行反賭波
第 1983 期(2002 年 8 月 25 日)
◎ 要聞
多位來自二個教會團體的「基督教反對賭波合法化大聯盟」成員,八月中旬在政府總部與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會面。據悉,大聯盟在會面中除了再次重申教會堅決反對賭波合法化的立場之外,亦表達擔憂政府於賭波合法化問題上利用民意誤導市民;大聯盟召集人胡志偉牧師透露,若果政府在此問題上一意孤行,他們將會動員教會團體上街遊行。
大聯盟發言人胡志偉牧師在會面後隨即發表一篇題為「賭波立法在即‧教會同心反擊」的回應文章,指出當日的會面招來與會代表的強烈反應,質疑政府至今不曾就現時賭博活動進行任何教育活動,如賭博危害個人健康、賭博容易使人上癮等。他認為政府站在以賭制賭的立場,相反地只會以賭「製」賭,製造更多人參與合法和非法的賭博活動。他強調「以賭制賭」只是天方夜譚,根本不能夠解決賭博問題,只會帶來更多社會問題。
據了解,何志平在與基督教反對賭波合法化大聯盟期間發言不多,亦細心聆聽過各成員提出對賭波合法化帶來對個人、家庭與社會的禍害。他在結尾總結時表達政府的道德要求與大聯盟的要求一致,政府著眼點不在稅收,而在於「以賭制賭」,並提及政府在預防、教育與打擊方面的措施。
大聯盟發言人胡志偉牧師在會面後向傳媒表示,政府是選擇性地發放片面的資料誤導市民,他更形容玩弄民意形同玩火,當心會引火自焚,沒有如實地公布在實行賭波合法化後將會衍生的社會問題及涉及的資源等,令市民誤以為合法化真可打擊非法外圍,將令更多民意支持規範化。
他並且指出,在其他國家通常會有一個爭取賭博合法化的團體提出要將賭波規範;但本港的情況則截然不同,現時政府儼如同時扮演著球證和球員的角色,身分未免有所混淆。
何志平則反駁稱,政府絕無玩弄民意,他重申政府於賭波規範化問題上未有既定立場,現階段仍需多聽各方意見。至於大聯盟指將會以遊行示威抗議,何志平回應稱香港是自由的社會,任何人都有遊行示威的權利和自由。
他又指出是否推行賭波規範化,民意並非唯一考慮,政府需平衡社會各界利益,以及能否將非法賭波活動減至最低,會是決定賭波是否規範化的大前提。他續說現正搜集各方意見,政府亦會盡量聽取各方面的意見,當局亦正研究如何治療病態賭徒。
事實上,賭波合法化最令教會擔心之處,就是令熾熱的賭風進一步蔓延,同時衍生更多社會問題。胡牧師引理工大學去年進行的調查,以及中文大學最近發表的調查指出,合法賭波將吸引大批本來不賭波的人士參與賭波活動,數字大幅升至四成有多,與政府聲稱不鼓勵賭博的政策背道而馳。
據統計資料顯示,現時香港共有萬五千名病態賭徒,社會因而每年要承擔一百一一億的「社會成本」。本港即使賭波仍未合法化,亦有二四萬的家庭受到賭博影響。
再以刺激稅收的角度來看,賭波合法化是否真的能夠增加稅收?胡志偉以政府於九九至二零零零年度來自六合彩和賽馬的博彩稅共一百一十九點四億港元來計算,估計賭波一旦合法化只會帶來三至六億元收入。但他強調不能忽視賭波合法化必大量加增原先不參與的人士,而病態賭徒人數急升,本港經濟承擔的社會成本大增,將會是得不償失。
為了就目前的處境尋求對策,基督教反對賭波合法化大聯盟於九月四日(禮拜三)時三分至二時,在香港浸信會聯會(旺角山東街四七至五一號中僑商業大廈八字樓)舉行「賭波立法在即‧教會同心反擊」諮詢會,以集合更多教會領袖與信徒表達意見,從而作出適切的回應,歡迎教牧同工及信徒參加。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聯會活動快訊】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