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失落真相(中)


1983 期(2002 年 8 月 25 日)
◎ 父母也EQ ◎ 余德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在這個年代做中學生確是多苦惱,社會提供的前途比任何一段日子縮窄。極高機會成為「雙失」青年,同學們就是最能明白你的人(他們有同樣的焦慮)!可是他們不能帶給你希望,只是陪著你對這世代一起反感。

  在寫這稿時距中學會考放榜還有十天,我相信大部分中五學生很怕和父母商討「考不到怎麼辦?」的問題,故此每逢父母放工或放假的時候,最好便相約同學出街,避開這種「不舒服」的感覺。

  作為父母的也不見得好受,你知道孩子的將來還是由你承擔,因你不相信他們有甚麼本領可以在這年代賺七、八千元!

  物質化的社會生活使我們的焦點放在「得」,「雙失」這名稱真可怕,我們期望得到大學學位、經理職位、好居住環境、一生健康無病痛、一家和氣、長命百歲。

  無論機會是否渺茫,我們仍樂得每天想象一番,然後又混雜著無奈、遺憾。

  信仰在這個年代對這群十多歲有甚麼意義?用屬靈的字眼是拯救、重生、主內滿足、患難中的安慰......。

  這群每天對著都市魅力廣告的十多歲青少年來說,可能有點聽不入耳,莫測高深。不是說他們抗拒信仰,而是我們應否想想用過另一種青少年明白的字眼來解釋信仰?

  我會鼓勵今年會考成績欠理想的學生冷靜留心自己的情緒︱難過、後悔、傷心、驚惶、絕望、孤單......。

  其實家長又何嘗不是近似心情?

  難過、後悔使我們更積極去迎接希望。

  傷心使我們積極問:「真有一位接受我的神?」

  驚惶、絕望使我們要求一位大能的創造者,為我們的悲劇來一個改寫結局。

  孤單使我們記起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接近生命的傷痛處,我們會發現神在那裡等候你,祂願意與你同在。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聯會活動快訊】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