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的羊欄


1983 期(2002 年 8 月 25 日)
◎ 牧養事件簿 ◎ 陳如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香港仍然是世界上傳福音最自由的地方之一。即使在歐美以基督教立國的國家,很多都不可以在課室祈禱或談論信仰,更不可能直接宣講福音。然而,得天獨厚的香港,在中學生佈道事工仍算積極!在中學佈道會決志人數也不少,為何信徒人數未見相應增加?問題出在哪裡?要作甚麼行動回應?我相信處理這巨大難題絕非三言兩語能夠解說,進行有關行動也受到很多客觀條件限制;不過,我仍要就此情況提出具體建議,對於願意誠心禱告及委身實踐的人,一定會看見美好的成果。

  在過去超過二十年無論在牧會及機構服事,都直接參與中學生福音事工,以下的觀察實在值得深思。

  多年前與一群中學老師商討福音週佈道會的安排。「請問去年福音週有多少學生決志?」「超過一百人!其實每年有一百數十位決志的同學?」「唉!這是多年來傷透腦筋的問題。由於人手不多,基督徒同學不一定有足夠裝備,成熟程度又是另一問題。結果,我們把決志者分為十組,以小組形式在放學後進行栽培。」「那你要負責幾個小組?」「三個。」「你真的有時間及精力承擔這工作嗎?」「......」

  經過多年的掙扎、碰釘、思考、嘗試及整合,我對於學校福音事工的概念是:

  一、學校沒有足夠人手緊密培育決志者(其實,校內部分精銳的信徒!由於在教會已承擔重責而不會「現身」)。

  二、學校沒有足夠時段穩定進行培育(試想下課後五花八門的活動都在進行)。

  三、即使同學穩定出席學校團契,若沒有參加地方教會,畢業離校後增加流失的危機。

  四、教會有較充足的人手及培育的時空。

  在與老師充分交通後,在每次福音週完結,我們會在即日舉行會議,將決志者按各種機制分成組群,分配與不同導師,將他們帶到教會。當然,這方法必須加上委身的心志及跟進的策略;我的經驗是:我教會原來只有數丁人聚會的中學生團契,在一年內增長已的人,也成為教會在兩年內倍增的主要動力。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聯會活動快訊】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