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年間,由個人到社會;從香港至國際,大都遇上逆境時刻,相信這是不爭的事實。既然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或許逆境根本是常態。所處環境無法選擇,但面對環境的態度則可自由選擇。
順著逆境
筆者再強調,這裡提到的重點不是逆境抑或順境,而是順著的問題。順著順境當然好,但順著逆境更是面對當前現實。順著不等同「宿命」,那是無奈地向所謂命運低頭;順著乃是積極迎上挑戰,名副其實的逆來順受。
1. 逆境中的順命
教會、教牧同工、基督徒應正視上帝的揀選,尊重上帝分配給我們的歷史時空,在所處的環境中完全委身,不單不會口出怨言、散播消極思想;更不應撇下群羊,遠走他鄉,迴避歷史責任。教會與社會共度時艱;教牧與群羊齊心守望;信徒與親友並肩前進,是令人最明白「神同在」的真義。
2. 逆境中的應命
約瑟在坎坷的人生中不出半點怨言是順命,但在大饑荒前夕,找緊解夢的契機,應命肩負防饑的重責,結果救了埃及、救了四鄰、救了父家,成就了上帝的拯救計畫。
教會在逆境中不單穩如泰山地存在,更應主動出擊,集合信徒力量,回應社會需要。一方面扮演先知角色,為政府、社會提出前瞻性良方妙策,另方面扮演僕人角色,有效地服事有需要的族群或階層。讓人具體經歷到「神同在」!
逆著逆境
能在逆境中順命及應命的教牧信徒,才可在逆境中作金燈臺,帶領社會及教會在惡劣環境中逆勢上升。
1. 彰顯「為他」性
逆境中普遍感到人人自危,「為己」的人性隨處可見,凡事存「保留」的心態,經濟愈肅條,人心愈消沈。此刻正是教會表彰「為他」的好時機,資源與關愛均作無私的分享,那怕面對廣大的社會需要,各教會信眾不自愧所作乃杯水車身,所貢獻的只是點點滴滴,半個漣漪,都能構成社會中的精神乃實質應,在廿一世紀重演五餅二魚的神蹟。
假如教會能踏前一步,慈惠事工或援助基金不再拘論「教友」身分,「施比受更為有福」的應許將成新世紀的新祝福。
2. 彰顯真價值
這是大好時機把「價值」從經濟的枷鎖中釋放出來,真價值的釐定不一定與金錢掛。
前農場餐廳的創辦人陳先生從億萬富豪變為賣書小販的故事,成為逆境香港的逆勢上升勵志真事,他表達了在困境的日子反而尋找到天倫與親情,這是金錢買不到的真價值。
無怪乎傳媒亦追訪了將軍澳教會主辦的親吻家人運動,重尋家庭價值正是逆境中的甘露。
3. 彰顯國度
香港教會自興起差傳事工,亦促進了教牧信徒的國度觀念及合一追求。普世逆境當前,香港教會是時候醒覺與普世教會共同進退。例如阿根廷等南美教會曾為香港主權回歸迫切代求,今天阿根庭已正式宣布國家破產,暫停償還外債,相信阿國教會正努力順著逆境及逆著逆境,作為肢體的香港教會不能自求多福,讓我們及早擠入普世教會的懷抱,與各地肢體共赴時艱,同心守望!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雲彩見證】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