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君一席話


1951 期(2002 年 1 月 13 日)
◎ 一個人在路上 ◎ 鄉土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晚上,一位要好的朋友來電。我們分享工作上的苦與樂,也分享對香港社會文化的憂慮。轉過話題後,她問:「你有考慮再婚嗎?」對於她的問題,我並沒有感到太唐突,因為她曾是過來人。隨後,她繼續說:「單親人士往往就是對自己的忽略。為了填補孩子的缺乏,他∕她無暇感受自己的需要。對專業人士來說,這情況尤其嚴重。因為工作上的滿足或需要可能進一步使你過份專注自己的事業。」對於她這番話,我有很大的認同。事實上,為了照顧孩子和滿足工作上的需要已使我透不過氣。我豈有多餘時間想和做其他的事呢!但如她所說,生活的緊迫並不等於生活的滿足。究竟我需要甚麼呢?

  她又很直接地說:「對於你在不同的場所以言語或文字分享你和孩子面對單親家庭這樣的做法,我實在有點擔心。」她繼續說:「或許,這樣的做法會幫助不同的人,但究竟香港的文化是否有空間可以讓你們自由地生活呢?坦白說,我擔心的就是別人對你們的標籤(定型),以致當你們日後決定要轉換自己的身分時,無形的壓力就增加了。」跟著,她就分享自己的經歷與體會。然而,對於自己的過去,我總覺得無須掩飾,但也不須高舉。或許,這正是男與女的不同。同樣,我也無懼這無謂的壓力,因為人始終長大了。事實上,傳統的「貞節」觀念(尤其是指不重嫁)對女性的壓力比男性大。

  雖是如此,她的一番話卻提醒我的看法並不一定等於我孩子的看法,我可以承受的壓力不一定等於我的孩子同樣可以承受。因此,為了保護他們,我真的需要考慮少在公眾場合談自己的過去,也少提他們的名字。

  從沒有想過我們竟談上兩小時後還意猶未盡。對於她的坦誠和關心,我欣賞和感謝。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雲彩見證】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