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利亞就起來吃了喝了,仗著這飲食的力,走了四十晝夜,到了神的山,就是何烈山。他在那裡進了一個洞,就住在洞中,耶和華的話臨到他說:『以利亞阿,你在這裡作甚麼?』」(王上十九8-9)
以利亞......一個仿似走進死局中的敗兵之將,吃喝了天使預備的餅和水,向著何烈山進發,四十晝夜的路程,除了是體力的考驗,更加是意志的莫大考驗,至於以利亞為何要走往何烈山,或者神為何不在其他地方與以利亞對話,列王紀的作者並沒有交代,但故事本身提供了一個讓讀者推斷的線索:「到了神的山,就是何烈山」(王上十九8),作者凸顯這是神的山,是以色列人的聖山,是神與摩西相遇的聖地。如今,神就在這座充滿歷史及宗教意象的聖山,與以利亞對話,我們可以推想,以利亞正期待上帝給他一個「滿意的交代」。
當以利亞住在洞中,等候神的到臨之際,他自己也儲起了一些「不吐不快」的話,要跟上帝說個明白。正當以利亞困在驚恐、不憤、失望、乏力的漩渦中,上帝帶給他一個千古以來,都在人間迴響不矣的問號:你在這裡作甚麼?人神之間的互動進入高潮。
在逆境之中,我們不斷努力去尋找答案,尋覓出路,有些朋友更堅持「還自己一個公道」,為自己在市井中種種不當遇上的際遇鳴冤,又或者嘗到汰弱留強的現實,在強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遭遇降級的挫敗,甚至出局......也許,我們尋找答案之先,也須要想想,到底我們有沒有遺漏了一些很重要的問題。
上帝滿有憐愛,正當以利亞準備發出那一番悔氣話:「我為耶和華萬軍之神大發熱心......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王上十九10),上帝卻先後兩次詢問以利亞:你在這裡作甚麼?一個情、理兼容,並切合當下時空的問號,將以利亞從人生的低谷中,一步一步帶引出來。
英雄不會永遠不倒,但上帝在人間市井中與人同行,並祂的說話,祂發出的問號,卻沒有停止過。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雲彩見證】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