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與麥當勞叔叔


1951 期(2002 年 1 月 13 日)
◎ 一台戲 ◎ 陳廣慧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最近的大熱門電影非〈哈利波特〉莫屬,它現已風靡全球,不管大人小孩,幾乎沒有不認識哈利波特這個名字的。他的受歡迎程度簡直可以比得上另外一位世界級人物-麥當勞叔叔。兩者的不同之處除了一個來自英國,一個來自美國外,還在於麥當勞叔叔的形象是一面倒的討好,他的名字令人想起在麥當勞餐廳裡經常舉行的兒童生日會,這些在許多大人的腦海中亦成為美好的回憶,喚起他們童年時那段無憂無慮的日子。

  哈利波特的情況卻有點複雜。有人認為他對兒童的心智發展有壞的影響,因而對他及他的世界保持警備狀態;有人覺得該抱著開放的態度,嘗試了解他到底是何方神聖,他的名字和故事為何使那麼多人入迷。哈利波特出現後,所引發的議論,當中沒有一面倒的讚賞,也沒有一面倒的反對。〈哈利波特〉是好是壞,全憑個人的主觀價值決定接受它還是遠離它。

  若是純粹從文學批評的角度,〈哈利波特〉是少數使人一拿起便放不下的書。很多人看了,都認同故事中的角色每個都性格鮮明,使人不得不暗服作者別開生面的想像力,以及簡練生動的文筆。作者Janet K Rowling本身也是一個傳奇性的人物。她成名前是一個擁有大學學歷,有自信,有工作能力,卻選擇依靠公援的單親母親。

  很少同名小說被拍成電影後,裡面沒有改編的成分,〈哈利波特〉卻是罕見的例外。導演在讀者及作者的雙重壓力下,如實地將小說的情節搬上銀幕,呈現給觀眾。優秀的小說給人各種想像的空間,〈哈利波特〉讓讀者著迷的原因也因為如此。筆者是通過電影認識哈利波特的。讓筆者感到意外的是,裡頭有好些情節背後的意義其實是老生常談。比如,自我犧牲、人不可貌相、勇於冒險、努力上進、互相支持等這些在其他兒童讀物裡亦反複出現的教訓。故事的情節發展亦如人所料,雖然哈利波特經歷了重重波折,但憑著勇敢和堅持不懈的精神,終於打敗了邪惡勢力。

  哈利波特這個年僅十一歲的英國小男孩,是一個性格完美的人物。他是孤兒出身,由叔叔一家收養,受盡委屈,但奇妙的是,在離成年階段還有一段長日子之前,性格已經發展得完美成熟了。他是作者心目中理想兒童的化身,這或許也是許多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吧!不過,哈利波特的完美性格與教養無關,純粹來自父母的遺傳,因為他們也是性格完美的人物。在現實生活裡,單靠遺傳而能夠成材,相信那只是神話中的神話而已。

   因此,把〈哈利波特〉當作娛樂性的小說讀還可以,有常識的讀者是不會也不應該把它當真的看待。而此書所引發的爭論,不是與情節的發展有關,而是因為它採用了魔法巫術為背景。雖然作者一再強調她沒有散播巫術思想、製造邪靈的用意,但內行人卻從書中認得那些口訣招數是真有其事,可見作者是做了一番工夫研究。但是,對於大多數的魔法巫術的門外漢來說,正因為這些情節,小說才那麼引人入勝。作為讀者的我們是不必要也不可能深究作者採用魔法巫術為題材的真正用意,那是專家也難以搞清的問題,我們讀者的責任是,從閱讀中教會自己以及下一代,如何提高對作品的鑒賞能力,要是把它當成生活中的一種寄託,那就危險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雲彩見證】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