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讀經法助強化靈修生活
第 1951 期(2002 年 1 月 13 日)
◎ 要聞
▲陳國權牧師:心靜與否,歸
結柢還是生命取向問題。
靈修是基督徒與神相交的相向關係,每日靈修可以讓信徒親近神、默想神的作為,並進一步實踐到日常生活之中。新的一年剛剛開始,你怎樣計畫這一年的靈修生活?你如何才能使靈修生活更豐富多姿?
信義宗神學院靈修學及實用神學科講師陳國權牧師,日前在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傳道部婦女組舉辦之「靈修生活多姿采」交流會中,與六十位女教牧傳道同工及聯會女董事介紹一項名為「生命讀經法」的靈修方式,幫助信徒透過聖經裡面的話語來禱告,豐富信仰中的靈修生活。
陳國權牧師首先指出,靈修是上帝與人交流的體驗,對上帝的行動、工作、看顧的真實體驗。而他提出的「生命讀經法」,其實就是他從西方教會「屬靈閱讀」中體會而加以整合的靈修方式,正正是針對華人教會過往在靈修訓練上較注重在頭腦和推理的層面,從而強化靈修者在「體會」方面的實踐。
生活在節奏急促的社會裡面,不少基督徒都慨嘆道要安靜下來靈修,是一件談何容易的事!陳牧師認為,每個人對安靜的定義都不同,他反認為這是生命取向的問題,焦點是否集中於上帝的身上。他並指出:我們必須返回最基本的核心問題~反問自己是否以清心、決心和恆心來進行靈修,因為清心的人必會看見神的國度。但現實的問題是,不少生活在都市內的人都怕安靜,因為當人安靜下來就要正視自己心底最深處的「真我」,故此有些人選擇以消極的方法作為逃避自省的藉口。
事實上,不少信徒的靈修都習慣以閱讀聖經、祈禱及默想等為核心,而「生命讀經法」則是以「聽」、「思」、「禱」、「定」、「行」五個環節組成(詳見附表),藉著以上五個步驟學習「由頭落心」,並且在生活中持之以恆。而這種讀經靈修方法與一般靈修方式的成敗關鍵,同樣是決定於個人是否能有持守的決心,立志要有一個多采多姿的靈修生活。另一方面,靈修不單是個人孤獨的進行,信徒應該與有同樣心志的基督徒結伴同行,亦可定時退修和與同行的基督徒彼此分享靈修的心得、互相鼓勵。
至於選讀的經文方面,陳牧師認為是「貴精不貴多」,他不鼓勵基督徒在靈修時選讀太長的經文,因為靈修之目的不是要增加人對聖經的認識,而短的經文往往容易滲入內心。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雲彩見證】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