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99 期(2001 年 1 月 14 日) ◎ 教會之聲 ◎ 周永健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聖經的啟迪
佈道會的目的是要傳揚福音,使人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因此我們對佈道會是有期望的。我們都希望更多的人決志信主,這是關心數字的原因。數字是重要的,它反映實況,也是跟進栽培事工所需要的。但數字不宜亦不應用來作評估佈道會的尺度標準。
使徒行傳記載初期教會展開福音的工作,有時是順利、滿有能力、多人信主的;彼得在五旬節講道,當天便有三千人受洗(二41),這是一個好例子。但有時會遇到困難、反對,反應冷淡,保羅的經歷可作說明。他和巴拿巴遭受逼迫,被人驅逐出境;他也曾被人用石頭打至半死,拖到城外(十三50;十四19)。他在雅典佈道時,被人譏誚(十七32)。然而保羅從不灰心,因為總會有人信主,而他以此為樂。
佈道會中若只得一個人決志信主,也不會太少。主耶穌的比喻指出:「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路十五7、10)當然,我們祈求更多的人信主得救,但救恩出於神,一個人悔改歸主是聖靈的工作,不是人可以操縱勉強的。佈道會的果效並不是由統計數字來決定,而關注數字的同時亦要了解其他的因素,例如:決志的人數是出席未信者的若干比率?出席未信有多少是首次聽聞福音?他們接觸基督教信仰的深淺程度如何?是否有人不習慣以舉手表示並步到台前,但心受感動有意歸向真神?這些都是不容易知道的資料,在統計數字之外,但卻提供較完整的畫像。
昔日主耶穌差遣門徒出外傳道,給他們權柄醫病趕鬼(路十1-6)。後來,那十個門徒歡歡喜喜地回來報告,因耶穌的名鬼也服了他們。顯然他們的傳道工作十分成功,也許他們提說了一些數據和個案。然而主卻說:「不要因鬼服了你們就歡喜,要因你們的名記錄在天上歡喜。」(路十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