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香港經濟的發展,許多家長都讓子女參加課外的與趣班如繪畫、跳舞、電腦等等;其中,頗受歡迎的相信非學習鋼琴莫屬了,試想在寧靜的黃昏,子女悠然自得地彈奏貝多芬的「月光曲」或巴哈的「小步舞曲」是何等優美,何等令家長欣喜的一幅圖畫!況且音樂又有陶冶性情,提昇氣質,培養感情等好處,故此家長們是很樂意安排子女學琴的,筆者也是一對子女的家長;又是音樂教育工作者,願意與家長分享一點子女學琴的心得......。
許多家長都認為學琴應從興趣入手,故此往往聽其自然的讓子女學琴;起初,子女是興緻勃勃的學琴,但一遇到較難的樂段或技巧要求時,便害怕困難,而失去起初的興趣了,而且學琴不像打遊戲機,一開機就可以玩的,而是要每日定時練習才有成效,故不少從「興趣」入手的同學,最後亦因「不願付代價」而變成「無興趣」學琴了!另一個極端,則是部分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很緊張子女的學琴表現(當然,這是較少數,而一般所見他們的子女也會彈得不錯的)漸漸學琴是一種壓力,心情緊張之下,音樂表現自然打了折扣,而學琴也不再是興趣了,是為考琴,是為表演而學琴,這是有點可惜的。
我經常提醒家長,從興趣入手是正確的,是自然不過的,但「興趣」只是入門的一個條件,單靠興趣不能持久學琴,要提醒子女「付出代價」的心理準備,甚至要事先立約,一開始學就要準備每日付出一段時間練琴;而家長最好準備一些時間陪伴及培養子女養成定時練琴的習慣;此外,家長可以在孩子學琴時留心聆聽老師所教導的重點,並紀錄下來,這樣在家陪伴練琴時便有點方向、有點意見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貞潔有道】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