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禮儀幫助喪親者釋懷
第 2988 期(2021 年 11 月 28 日)
◎ 要聞
疫情期間,醫院探病措施收緊,令牧者處理危急洗禮難度大增。由中華基督教禮賢會九龍堂、香港路德會協同神學院主辦之 「疫情下——生離死別的牧養」講座已於十一月十一日舉行,由中華基督教禮賢會九龍堂主任牧師葉亮星分享危急洗禮的經歷,路德會文字部主任楊力生牧師作回應,並由愛百合機構牧養總監、完美句號基金創辦人及執行董事吳思源先生分享如何透過安息禮儀幫助喪親者釋懷。
葉亮星牧師分享,在疫情期間,其教會舉行了近九十場的安息禮拜。他直言當時心靈滿是爭扎:「要面對受感染的風險,隨時進到醫院、殯儀館等地,恐怕被感染,又怕因此自己感染,再感染家人。」他續指,要進入加護病房為病人進行危急洗禮,必先要接種疫苗,有「三高」教牧同工當時非常擔憂接種。此外,有部分洗禮者家人不在場,他們利用直播讓在外的家人能參與其中作見證。
他認為,教牧需要有心理預備隨時出動,作第一時間支援,以表示對臨終者家人的關懷。他特別分享在安息禮拜上,自己多會請家屬想像至親移民天國,引導親友望穿今生,正面積極盼望永恆,知道信耶穌有永遠的歸宿。他最後指,安慰其實就是使人心轉彎,突破憂傷,在喪親者困難時幫助他們轉彎就是教牧的工作。
楊力生牧師回應指,在疫情下有三個「更加」,教會在安息禮拜對家人的關懷變得更加有價值;在過程中更加用心關顧,對心說話;牧者在安息禮拜中更加重視自己角色,用合宜的說話帶來安慰。他亦鼓勵在教會更多宣講有關死亡的信息,讓信徒可以學習好好預備死亡,與人和好,服侍鄰舍,將饒恕帶到死亡。
吳思源先生分享五十年代初,街頭出殯很常見,大多數人都是由住家出殯,拆窗由家中搬出到街頭。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後,高樓大廈滿佈,城市生態的改變令喪事從家庭抽離,轉而殯儀館化,殯葬禮儀從此變得疏離,不再「個人」,通常使用既定流程,家屬在內容上無任何角色參與,只成消費者角色。
「安息禮可以具備療癒功能。」他指其實安息禮可以透過行述和場地佈置,幫助逝者得尊嚴。他認為一篇好的行述亦有助家屬釋懷,有家屬曾聽到行述後表示「終於接受到他的離開」。他又分享經驗指,由喪親者為流產嬰賦予名字,可以讓他們知道嬰兒在神國裏有名有份;又如在小朋友的安息禮上,安排家屬將寫好的紙條放入汽球裏再放到天上,又或在場地擺放喜歡的卡通公仔作紀念,都有助家屬釋懷。
他續示範選取音樂和詩歌,幫助生者有感性回應。他認為詩班規模大小視乎情況而定,並不影響生者得安慰,他建議基督徒可選用《親愛主,牽我手》、《壓傷的蘆葦》,而非基督徒可選用《送別》及他亦曾使用《梭羅河畔》為印尼歸僑作告別的音樂,引起與會者的迴響。他指,透過緬懷、分享與參與、追思儀式,能讓生者在悲傷中得到希望,知道逝者有家可返,從而得到安慰。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咀嚼聖經】
【城市心靈】
【字遊行】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