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灣原本呈三角形,面積寬闊,可容很多船隻,亦能進出方便。海灣朝向南方,可以避過冬季的強烈東北季候風,因此灣內長年風平浪靜。這些要素都使屯門自古成為海航的重要站點。屯門河是注入海灣的主要河流;它由海灣北端、三角形的頂端流來。由於河的水量不多,沒有足夠沖力帶走水中沈積物,造成河口一帶海灣淤淺,日漸不利船舶。
大約六百年之前的明朝初期,營商者在距離河口西南方稍遠處,找到海濱一處「風水山」的岸邊,不受淤積影響,於是在此建造碼頭。圍繞碼頭的經濟活動漸漸在此形成一個墟,它既是屯門地區的貨運站,也是鄰近鄉村的市集,又漸多漁船停靠而形成漁村。一世紀之前沿着海灣東北部建造青山公路,促成「新墟」在路旁崛起。原先偏在海灣西北邊的細小古市集變成「舊墟」,由於距隔較便利的新陸上交通,隨後日漸衰落。
聖公會剛巧在產生「新界」的一八九八年祝聖會督霍約瑟(Joseph Charles Hoare) 。他一方面在元朗屏山一帶為教會購備植堂佈道的土地,另一方面更常親身率眾下鄉佈道;一九零六年以當時最方便的水路交通往屯門佈道,回程猝遇風浪罹難。聖公會的新界事工雖然遭此逆變,卻已在屯門舊墟一帶立下淵源。
不久「新墟」乘着便利的陸路交通正在興起;但是運用「舊墟」海上交通往來者依然絡繹未絕,而且舊墟一帶岸邊有漁民,青山之麓亦有村落;聖公會信徒一直在舊墟附近履行簡單的預工式傳道。待至一九三六年條件成熟,於是成立教會,取名「聖彼得堂」;又於翌年建成教堂,並且開辦學校。多年之後堂會名字調整作「青山聖彼得堂」。
上世紀五零年代至七零年代,青山灣周邊範圍經歷幾番社會變遷,聖彼得堂一直緊貼時勢服務社會。在這二十年間,堂會於一九五六年建造第二代教堂,並於鄰近範圍先後接辦鄉民創辦的小學,開辦診所,增辦幼稚園與小學,開設工人及漁民子弟宿舍,又興辦「聖西門托兒所」等,其中亦有隨着完成歷史任務而停辦的。一九八三年第二代教堂所在因屯門新市鎮拓建而遭收地,教會逼於離開青山之麓,寄身位於屯門新墟的中學。
後來聖西門托兒所結束,園舍騰空;於是青山聖彼得堂得以取用此地,在一九八七重返青山之麓,又於一九九二年建成現時教堂。屯門舊墟已經湮沒四十多年,它對開的海灣範圍已化成屯門新市鎮的大片工業邨和住宅區;青山聖彼得堂再次迄立舊地服務新社區。
區伯平(撰文、拍照、繪圖)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文林】
【釋經講道】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咀嚼聖經】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誰明稚子心】
【譯經隨筆】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