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附近有座教堂,早前教堂告示牌登出了主日的講道題目:「踏上一條向來沒有走過的路」。某個早上曾見到兩位晨運客,佇立在告示牌前良久,似在思考這個題目。
心想這個題目的靈感,或許來自美國著名詩人羅伯特.佛洛斯特(Robert Frost)的名詩《未行之路》(The Road Not Taken)。 這首詩曾經膾炙人口,短短廿句道盡人生不容易的選擇。
詩的結尾尤其精采: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曾有一林分出兩路,我選了少人走的那條,而這造就一切改變 」
原作英文言簡意賅,一句 The road not taken 或 The one less traveled 短短幾個字就寓意深長,引來無窮想像。中文可有這個優勢呢?The road less traveled 可如何譯呢?蘇恩佩有本小書叫《仄徑》,但「仄」字現代人可感陌生;照中文聖經或可譯做「窄路」,但意思又有點不同,譯不出「少人選上」那味道。
神學院多設「講道學」一科,但很少教神學生為講章起題目,結果神學生畢業後做了傳道人,講道講得不錯了,但題目卻往往起得不夠好,有時平鋪直述,有時拾人牙慧,也有玩弄小聰明的玩「食字」。其實要起一個好題目,涉及的範圍和元素很多元,除了修辭學、語意學,也有傳理學以至受眾心理學。好的題目除了要淺白易明,也要激發受眾的想像力,令他們有所期待。
閒來修讀一點古文,看看《詩經》,或者一些宋詞和唐詩,以至翻翻普頌看看劉廷芳、趙紫宸等的中譯,或至少讀讀黃霑、林夕等填的詞,都有助你在腦海中有個文字庫,較易想出優雅又貼地的講題。
好的講題,是講道成功的開始。由今天起努力吧。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文林】
【釋經講道】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咀嚼聖經】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誰明稚子心】
【譯經隨筆】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