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網上聖餐崇拜
 分享神學意義及挑戰


2980 期(2021 年 10 月 3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天主教香港教區基督徒合一委員會已於九月三日在聖母聖衣堂主辦「疫情下的聖餐崇拜/彌撒:挑戰與回應」講座,會上來自基督教及天主教的牧者一同分享疫情下舉辦聖餐崇拜的措施,並分享背後的神學意義及考慮。

  聖餐崇拜 堂會靈活處理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方克信牧師分享信義會對聖餐的理解,他表示聖餐為聖禮之一,期望信徒參與聖餐時,能提升對上帝的信和感恩之心、堅固信徒羣體彼此相愛、學效主耶穌以愛心服侍他者。此外,信徒應對聖禮存渴慕之心,當心靈缺乏、被罪纏繞時,更要親近聖靈,故信徒領受聖餐也發揮認信功能。

  疫情下,他留意到信徒呈現出三種表現,第一是接納現況,等待疫情的影響過去;第二是對聖餐的渴慕不減反增,當教會提出解決困境的措施時,他們也樂意調節生活步伐作出配合;第三是期望教會有應對方法,在教會內外不時討論如何與其他信徒同領聖餐。方牧師分享,由於各堂會羣體的獨特性不一,信義會賦予堂會極大彈性及自主性,同工可以智慧處理堂會崇拜的問題。此外,除了舉辦網上崇拜外,教會亦安排信徒以預約方式返教會,在合乎法例要求的人數下領受聖餐,又或在可行情況下,由牧者家訪時施聖餐。不過他坦言,該會曾探討網上聖餐的可能性,由於有其他較少爭議的做法,故暫時擱置施行網上聖餐。

  他形容,今次疫情是對信徒內在生命、教會日常工作的試金石,教牧可反思如何在艱難境況下,按羣體所接納的措施讓他們堅穩前行;以及在非常態的日子中,思考信徒對聖禮的渴慕等。

  聖靈工作 不受物理阻礙

  建道神學院神學系副教授陳韋安博士指,當香港爆發疫情時,流堂(Flow Church)算是較早舉行網上崇拜及聖餐之教會。他認為福音派教會的聖禮觀,可分為聖靈的洗及人的水禮,意即耶穌基督本身就是聖禮,人經歷上帝是藉着聖靈工作,至於聖餐則只是人的回應。

  面對疫情,教會實體崇拜及聖餐被迫暫停,教會紛紛改以網上直播形式讓弟兄姊妹參與。陳韋安博士分享網上聖餐的神學基礎,強調上帝恩典超越物理阻礙、聖靈也不會被空間阻隔。他解釋,如聖禮是上帝工作及建基於聖靈的權能,則信徒在聖餐中是被聖靈連結,而非被空間連結,故網上崇拜引致的空間及物理因素,應不會構成阻礙。

  他指出,記念的重點是信心,即人對上帝的信心和渴想大於派餐者。另外,疫情下聖禮更能連結信徒,同擘一餅、同飲一杯時,反將不同地域限制的弟兄姊妹聯繫一起。「不只聖禮不被空間限制,更可突破空間困難來聯合弟兄姊妹,當憑信心領聖餐時,更能有助教會合一。」最後,他提到教會的位格是信徒羣體而非建築物,羣體雖散落在不同地方,但能憑同一心志領聖餐,故實體崇拜或場地不會阻礙聖禮施行。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教授羅國輝神父亦分享,天主教會在疫情下舉辦網上彌撒(崇拜)的經驗。他指,網上彌撒某程度上可讓信徒與教會保持聯繫、參與教會的祈禱,同時支援他們在逆境中如常生活。隨着疫情緩和,教會逐漸回復實體彌撒,惟網上彌撒仍有其意義,包括可支援未能親身前往教會的有需要人士、方便海外信徒參與,以及信徒可參與不同場合及團體的直播彌撒,豐富聖言的吸收等。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文林】

【釋經講道】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咀嚼聖經】

【城市心靈】

【天地人和】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每月眉批】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