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今聖嘆著的《新文學家回想錄》,其公子程鼎一寫跋,其中一段勾起我的回憶。
「七十年代中,正值我小學五、六年級,暑假比較空閒,常常要幫父親把寫好的稿件送到報館,一送就是好幾間,先是走路到中環結志街,送到真報的排字印刷房;然後跳上十四座公共小巴,在北角新聞大廈下車(當時是星島日報的辦公大樓),到橫街對面大樓的明報,然後上電車回到銅鑼灣,再送到邊寧頓街的星報,那就差不多大功告成。有時候還要跑到附近的燈籠街街市,買點菜才搭巴士回家,那就可以拿到兩塊錢的零用,算是很不錯了。」
今聖嘆是筆名,原名程綏楚(1916-1997),曾任教天津國立南開大學,四八年移居香港,五一年參與創辦崇基學院,任崇基學院講師兼任圖書館館長,兼職寫作,在香港各大報章撰寫專欄。本書乃源自他在《新生晚報》連載專欄 「儒林清話」,內容寫近代中國的多位新文學家如周作人、冰心、老舍、徐志摩、曹禺、胡適等。此書初版於七七年,曾大受歡迎,後絕版,最近其公子程鼎一將之再版。
程鼎一在書跋寫他唸小學時常幫他父親送稿,令我想起差不多同一時期的往事。相信我年紀比程先生大幾年,七十年代初我已唸高中,曾投稿到《天天日報》,多次獲刊登並賜稿酬。猶記得稿酬是十元正,要親身到中環的「二天堂」辦事處領取。當時還未有海底隧道,我家住油麻地,要步行到佐敦道碼頭坐渡輪到中環,再步行到皇后大道中的二天堂藥行領稿費。
約莫十年後我做了突破雜誌的編輯,間中也要取稿去印務店排字,當時的印務店在灣仔船街,但那時已有了海底隧道,已可以坐隧巴過海。
光陰似箭。有幸能見盡出版業的滄桑變化,說來是上天的一份恩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