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五位基督徒同學,就着在大學校園裏,建立一個國際基督徒羣體(International Christian Community/ICC),召開了第一次正式會議。
大家同意這個跨文化、跨國籍的信仰羣體,從信仰出發,由生活開始,除了傳統團契聚會的唱詩、玩遊戲和小組討論之外,加入烹飪/美食、藝術/手工、音樂、國際視野等不同元素。為ICC開拓了一個廣闊的文化空間,食物、藝術、音樂、國際視野等等,蘊藏大量文化符號,是跨文化交流的上佳平台,也是信仰對話的平台。
「我同意用4F來做我們的事工框架,就是剛才南哥所提及的Friends, Food, Fun and Faith,每次聚會內容,以及我們平日在社交媒體或訊息羣組溝通時,都帶着這個4F框架。」最具備經驗去籌組學生組織的力克說。
「我同意。能夠有一個事工框架,對於ICC的定位和發展,都可以有一個清晰的焦點。」最先孕育ICC意念的丹尼爾說。
「我支持。我建議大家可以做具體的分工,若果4F就好像四條支柱,我們可以每人承擔一條,負責構思未來一個學年的內容。」嘉莉說。
「我樂意負責藝術這個範疇,不過並非名家作品欣賞,大概只能夠是一些DIY手工創意,或者比較生活化的小品創作。」擅長DIY手工的安娜率先報名!
「既然由生活開始,就無必要太過尖端,我們並非要辦一個藝術會社嘛!安娜,妳可以發揮所長了。」我鼓勵安娜。
「我請師母做顧問。」安娜說話時帶着開朗的笑聲。
「我願意負責音樂部分,可以選唱一些不同風格和文化背景的基督教詩歌;或者嘗試找弟兄姊妹來獻唱,例如唱Acappella(無伴奏合唱),或者以中樂伴奏,去唱外國詩歌。」丹尼爾是五人當中,音樂造詣最高的。
「四條支柱,已經有兩條找到負責人,力克、嘉莉、茱迪,你們又如何?」我問。
「我感到興奮!我實在覺得我們這個組合很有潛質。」力克說話的時候,大家一起拍掌起哄。「南哥,不過我有一個問題想先問問你,才繼續討論怎樣分工。」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教學抗逆】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