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已有結果,但混亂局面仍將持續。
毋容置疑,我們正活在一個空前混亂的時代。一方面人類具有像神一樣的力量:凡人能夠想到的,幾乎大都可以成真。例如:基因改造、納米技術、核能發展、5G網⋯⋯;但同一時間,這個時代又被稱為災難世紀,地球暖化、氣候災難、核能危機、政治角力、瘟疫肆虐、經濟衰退、恐怖主義等全球性問題接踵而來,令人心惶惶,驚怕世界末日迫在眉睫。
即或在彈丸之地的香港,對於前景的憂慮對政府的失望,對社會不公感到無能為力,對未來茫茫無所知。生活在這樣的高壓力之下,多數人感到進退失據,漸漸對社會及公共事務產生冷感,取而代之的是憤世嫉俗以致犬儒、抽離的態度。混亂的年代叫我們的心不定,心不定就更容易隨着每天破碎的資訊波動,而人們不斷向外尋求情緒出口的結果,就是內心更形混亂,相互影響之下,愈䧟愈深,難以自拔。
活在這樣一個斷裂的年代,我們比以前任何一個時代更需要一個延續的普世價值。著名的比較宗教學者凱倫·阿姆斯壯(Karen Armstrong),就目下的社會失衡和文化矛盾,提出了她的見解:「我們急切需要促使慈悲成為我們這個極端化世界的一股清新、光明、活力的影響力。慈悲,是根植在一種超越自私上的有原則的堅持,因此慈悲能夠瓦解政治的、教義的、觀念的和宗教上的壁壘。」
作者所說的「慈悲」,或可稱為「仁愛」(compassion),幾乎可說是人類所有偉大宗教的「最大公約數」。然而這個「黄金律」由以前為弱勢社羣發聲,近年已異化為藐視和醜化傳統道德原則的護身符,例如視堅持一夫一妻一男一女婚姻者為道德塔利班;視對墮胎持保守態度者為道德法西斯;視捍衞傳統家庭價值及性別觀念者為父權沙文主義等等。其實真正的「慈悲」或「仁愛」乃雙向的,尊重不同價值和信念,給不同立場者有路可行,而不是煽動仇恨或肆意詆毀對方,並且不是出於道德相對主義甚或虛無主義,而是以上帝的真理和大愛作為大前提。
而教會際此紛亂而分化的時代,有時因怯於被指責或為貪求羣眾的掌聲,而在許多政治及道德議題上噤若寒蟬或唯唯諾諾:「慈悲」變為縱容,「仁愛」淪為包庇,反而失去了作光作鹽的影響力。
凱倫·阿姆斯壯又說,二十世紀是一片腥風血雨,二十一世紀也沒好到那裏去⋯⋯。祈願天國藉着真正的慈悲與仁愛,早日臨格地上。
吳思源(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出版部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