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聖經首印行


2929 期(2020 年 10 月 11 日)
◎ 福傳中華踏腳石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當「塞蘭坡三傑」於一八零零年來到這丹麥佔治的城鎮建立傳道站時,同一年英國殖民官長在加爾各答建立一所 Fort William College (威廉堡學院),旨在了解東方文化,助益管治。由於需要認識本土語文,並作大量雙向翻譯,結果促進了學術研究及文化交流。

  宣教士都在學習語文和從事翻譯,因此這學院跟塞蘭坡傳道站產生合作關係。克理威廉受邀主理學院的印度本土方言部門;沙拉最先受邀協助學院的中文部門,包括翻譯及教導中文,隨後與馬士曼合作翻譯聖經。

  翻譯聖經需要依循嚴謹的程序。沙拉先譯出初稿;他按照亞美尼亞文聖經及英文聖經,並參照〈葡華辭典〉來起草譯文。馬士曼對照希伯來文舊約及希臘文新約來審核初稿,提出修正。兩名華人助手負責潤色修訂稿的措辭文句。這三個步驟反覆進行多次,直至馬士曼認定滿意,才作為定稿,可以稱為《馬士曼沙拉譯本》,於一八二二年交付印行。

  翻譯常要創新語詞,需要不少時日來摸索。一八一零年出版〈此嘉語由孖桃所著〉(孖桃兩字均作口部),即是〈馬太福音〉。一八一一年出版〈此嘉音由孖嘞所著〉(孖字作口部),即是〈馬可福音〉。一八一三年出版〈若翰所書之福音〉,即是〈約翰福音〉。由「嘉語」到「嘉音」到「福音」,可見當中經過的推敲和交流。

  馬士曼與馬禮遜有若干信件往還,知道彼此的工作,既互動亦競賽。馬士曼翻譯聖經,亦翻譯中國經典成英文,甚至編寫中文語法書籍。由於馬士曼一直在印度工作,既未曾踏足中華國土,亦未曾生活於華人社會,故此無從向華人傳道,以至跟日後華人教會未有直接關係。華人教會容易輕忽他的劃時代開創和預工式貢獻。

  事實上除了中文翻譯,馬士曼一直發展其他印度本土方言事工,於開展印度的現代文化教育貢獻極大。他在一八一八年領導團隊建立 Serampore College,是印度首間頒發學位的高等學府。

  區伯平(撰述、繪圖、拍攝)


【要聞】

【教會之聲】

【釋經講道】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城市心靈】

【天角一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教學抗逆】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