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霍華看罪與世界的更新》


2905 期(2020 年 4 月 26 日)
◎ 閱讀馬拉松 ◎ 李文耀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 1906-1945)的神學反思並不局限在個人得救或教會發展的問題上,他關心的更是整個社會及至世界如何在耶穌基督的塑造下得到更新轉化。就世界更新和重建方面,潘霍華在《倫理學》(Ethik)中有詳細的探討。當時潘霍華正加入軍事情報局(Abwehr)一個地下的抵抗組織,企圖藉着推翻希特拉來重建社會及世界秩序。通過《倫理學》,我們看到潘霍華參與抗爭之外的另一面,就是藉着研究寫作去說明基督信仰與重建世界的關係。

  基督的福音跟世界的重建有何關係呢?潘霍華在《倫理學》中提出不少頗有啟發性的建議,包括堅持只有一個實在(nur eine Wirklichkeit)、在落實耶穌基督的啟示下恢復四個「上帝的委託」(die Mandate Gottes)的職能、為終極的緣故(um des Letzten willen)維護次終極免受一切的破壞等等。在各項的提議中,「對付罪」明顯是至為重要的,可說是潘霍華神學倫理學最為核心的部分。在〈上帝的愛與世界的破裂〉(“Die Liebe Gottes und der Zerfall der Welt”)一文的開首,潘霍華強調基督徒倫理學的首要任務乃是廢除善惡的知識。為甚麼?因為在基督信仰中,人有善惡知識的可能正說明人從本源墮落了。在原初的狀態裏,人只知道上帝,並無其他。墮落後,人要如同上帝一樣在善惡的問題上親自作決定。在上帝的創造旨意裏,人本來要活在界限中,通過「為他者的存在」來反映上帝的形像。現在當人心轉向自己(cor curvum in se),一切都以自我出發(aussich selbst)及單純為自己(für sich selbst)的時候,人的社羣關係就會變質、瓦解。「如神一樣」(sicut deus)的結果是殺害他者,同時使自己無法生存下去。希特拉的政權正是「殺害他者」的極至表現,結果只會令社會及至世界步向毀壞、滅亡。

  要重建和更新這個世界,人首先要返回本源,與上帝恢復關係。惟有耶穌基督才能夠把人帶回本源、真正的一致裏(Einheit)。使人達到一致的真正來源是上帝的旨意,不是良知,也不是自我反省。良知、自我反省只會造成更多的紛爭、分裂。於是,耶穌基督吩咐人只要簡單的順從(einfältige Gehorsam)。基督徒倫理從來不詢問「我如何能成為善?」或「我如何能行善?」等問題,因為兩個問題都假定了「我」和「世界」乃最終的實在(die letzte Wirklichkeit)。基督徒倫理卻認定,上帝作為創造者、復和者與救贖者才是終極的實在。基督徒必須以「上帝的實在」、「耶穌基督的啟示」作任何倫理思考的前設。

  人要重建和更新這個世界,就必須從最根本的問題人手,即是對付人的罪和驕傲。「按上帝的旨意行」是世界唯一的出路。在實行上帝的旨意中,人完全放棄自己的權利,謙卑地把自己服在恩慈的審判者之下。這不是說,人沒有責任可言。在《倫理學》中,潘霍華同樣強調人必須負上責任,在每個特定的處境中作出艱難的倫理抉擇。不過,「按上帝的旨意行」仍是人最優先的考慮。上帝的旨意是甚麼?那就是「去愛」(lieben)。愛就是上帝的啟示。愛的行動能夠把所有事物重新整合、統一起來。在邪惡當道的環境中,潘霍華藉着寫作繼續宣揚基督使萬有和好的福音。一切都從對付罪開始。沒有從根本的問題着手,人一切的努力都是徒勞的。這是基督信仰千古不變的信息。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閱讀馬拉松】

【香港基督教醫療發展口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