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音


2886 期(2019 年 12 月 15 日)
◎ 平視人生 ◎ 蘇永權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平日我們談話,都很少會注意到自己或別人的發音是否正確,只要互相了解對方的意思都不會介懷大家是否有懶音,如你提出質疑對方的發音不正確,便可能被認為過分吹毛求疵,矯枉過正,過分挑剔,但如果我繼續對發音得過且過,可能終有一天大家都會有「語言障礙」。

  所謂懶音就是口語中,說話快或省力,簡化、合併一些音韻,因而偏離詞彙的正確讀音。由於工作的關係經常需要矯正別人的發音,特別是每年的暑假間,不少新聞系的實習生都會嘗試錄下一生人第一次的旁白,聽後赫然發現部分同學十多、二十年來都滿口懶音,自己當然絕不會察覺,也沒有會特意替他們矯正,到了唸大學三年級實習時,才第一次有人跟他說,你說了這麼多年的說話當中有不少都所謂「五音不全」,例如「康」港、武「看」、銀「寒」,這幾字都懶用喉音或鼻音。另一個常常會出現的懶音問題就是把兩字連合一起發音快快地說出來,如「我哋」、「你哋」就會把前一個字食了部分發音,變成「哦哋」、「利哋」,聽起來非常礙耳。再有另一個發音問題,雖不全是懶音問題,但也是不少人都會犯下的毛病,就是當我們要較莊重地發言時,便會把每句的最後一個字提高音調,這個演釋方法可能跟我們幼時接受朗讀或朗誦訓練有關,認為這樣提高聲線就是抑揚頓挫,但如果到我們長大成人後,仍沿用小學生的誦讀方法,聽起來便太不自然了。

  雖說是十多年的惡習,他們從來不會有人對他們說他有懶音,但要糾正並不困難,首先最重要是讓他知道自己的錯處,因為他自己的發音,自己聽起來,絕不會知道自己問題所在,但只要舉出他們的錯處而他們也虛心學習,反複重讀正確的讀音,一定可以矯正過來。

  現代人多以社交媒體溝通,少有面對面交談,加上我們廣東話有九聲比普通話的四聲還多,所以若不好好認真對待自己的母語,到若干年後我們的「正確」母語 —「廣東話」,便可能會失傳。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誰明宣子心】

【譯經隨筆】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