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動


2886 期(2019 年 12 月 15 日)
◎ 畫出深情 ◎ 黃葉仲萍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衝動」好像是一個比較古老的字詞。近期很少人用,而較多聽到的是情緒智商、抗逆能力,好像取代了「衝動」的說法一樣。

  究竟衝動是甚麼?一般我們說到衝動其實是表示沒有想清楚,只是跟着感覺、情緒行事,事實上衝動是否完全不受控制呢?情緒智商及抗逆能力是可以幫助我們解開這個迷團。

  因為控制與不控制本身就是一個決定,但是這決定習慣了便會變得自動化及成了下意識而不自知,特別在很快速、很大壓力底下,決定與行為是電光火石之間,一下子就發生了。情緒智商高的人代表他經常練習覺知及反思他的決定及行為,而覺知的路就是較理智的路,他可以更理智更平衡地作出選擇。就如抗逆能力一樣,情緒的管理與智商都不是天生的,要經歷後天的訓練及培養才會成就到的。

  經常我們會聽到年輕人是較衝動的,那麼衝動是否和年紀有關呢?在一些針對青少年人的研究中,許多就這此題目探討過,而好些結論都是指出家庭及成年人都是他們衝動行為的由來。

  所以家庭從小對孩子的培養會影響他一生之久,從溫暖、包容體諒又權責分明的家庭氣氛對孩子的塑造是至重及至深的。

  不過有一些民間智慧是我們需要反思:一、不要把你的孩子與別的孩子比較,因為這做法打擊他的自信,而且更養成妒忌的心理。二、避免以物質為獎勵的方法。精神獎勵是一生的印象;食物或玩具的獎勵都會構成他日後的問題。三、享受與他一起的時間,編排多一些趣味性的元素在內,讓學習、生活與趣味混在一起。四、不要單單為了分數而報讀補習班,讓孩子多些機會經驗學習的困難,陪伴他的掙扎和努力。五、不要為孩子作選擇,給他機會多思考和探索他要的東西。六、打罵孩子讓他屈服,是鼓勵情緒宣洩,孩子也得不到幫助,孩子容易屈服也容易生氣。

  在生活場景中,我們經常看見年輕人的性格由家庭氣氛所塑造而來,特別是行為上的習慣,都是日積月累的點滴而來。如果在教育上、預防工作配合,許多問題都可以避免!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誰明宣子心】

【譯經隨筆】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