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利道9號


2870 期(2019 年 8 月 25 日)
◎ 九龍半島賞教堂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上世紀四零年代,深水埗區的靠近山麓地帶,尚未開發建設,屬於九龍市區的市郊邊緣。在一九四零年,其中一片山坡開闢為現時的「長沙灣天主教墳場」。既然建造墳場,可知當年這一帶的荒僻,絕非人口聚居的住宅區。到了五零年代,這片土地才發生劇變。

  那時國內政局變易,鄰近香港的內地民眾大量湧來。當日香港社會固然無法迅速為龐大的新人口提供各種生活所需,人地生疏無依無靠的「難民」,也無以為生。這大批流落異鄉的民眾走到市郊邊緣,聚居在深水埗區的靠近山麓地帶,蓋搭寮屋棲身。

  當年很多教會都迅速應對社會需求,單單在李鄭屋地區已有多種服務,包括設立教堂的牧靈工作,興辦教育,以至醫療。早在一九五二年,天主教會已經在附近設立小堂(chapel),從事牧靈。經過幾年的努力摸索,後來重整人力及綜合其他資源,於一九六零年建成現時的「聖老楞佐堂」(Saint Lawrence's Church),以及教堂旁邊的善導小學。

  可以說,由於上世紀五零年代的「難民」潮,促成了深水埗這處地區的開發。如今事過境遷,隨着社會的發展,很多當年的建置都已老舊,走向拆卸重建的歷程,舊景不留痕跡。這所「聖老楞佐堂」卻是一幢一個年代的標記。

  聖老楞佐堂與旁邊的學校,是在同一幅地段上同時興建的。設計兩者時,將學校放到地段的內裏,而讓整座教堂貼住街道,目的是讓人人可以清晰看見教堂的存在。教堂建有獨立的「山門」,由街外直通往內,目的是讓人可以輕易地進出教堂。教堂的外形設計,一望就像一間學校,目的是讓人感到教堂的平易近人,對上主不必敬而遠之。可見無論是位置、入口和外形,教堂都力求親民,讓人接受教會的同行。

  在教會的歷史傳統中,「老楞佐」是第三世紀時的一名殉道聖徒。他生於西班牙而在羅馬事奉,一生關顧貧弱民眾。世界各地都有教堂以他命名,例如澳門的聖老楞佐堂已有四百六十年歷史。位於李鄭屋的這所教堂,建於社區困乏的年代,取名「聖老楞佐」,正是表明教會旨在與困乏的民眾同行。教堂的外牆有一幅樸實的壁畫,是聖老楞佐的善行圖徽,將他的榜樣簡明地刻劃出來。

  區伯平(撰述,繪圖及拍攝)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閱讀馬拉松】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