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團契兩代人的心聲
九十後院校團契人 看今日教會青少年的信仰掙扎


2864 期(2019 年 7 月 14 日)
◎ 教會觸覺 ◎ 吳樹鏗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現在教會青少年最大的信仰掙扎,我認為是來自於信仰與現實生活的割裂。香港的年輕人正面對一個充滿壓逼的社會,自小在學業已經充滿競爭,長大後戰場轉移至職場,同時社會前景黯淡,樓價高企,民主無期,整個城市一片愁雲慘霧。在這個環境下,青少年容易對信仰失去信心,不再相信倚靠上帝可以戰勝一切的難關。信仰未能帶來盼望,甚至無法令他們可以在惡劣的環境下自處。如尼采所言:「上帝已死。」當青少年感到信仰已經不能為他們的生活帶來甚麼意義,自然的反應便是離開教會,或是只看待教會是一個普通的社交羣體,矮化信仰為個人道德教育的一環。諷刺的是,往往選擇離開的都是認真思考信仰,但當中得不到滿足,經歷痛苦的掙扎最後離去。

  另一層青少年對教會的怨氣,或不被牧養的感覺,是來自於教會牧者與時代的脫節。曾幾何時聽過一位牧者說:「青少年工作是跨文化宣教」,現證所言非虛。 在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成長的教牧,所面對的社會與現在青少年面對的香港已經有很大分別。教會不能夠只停留在「祈禱交託」、「信耶穌得永生」的牧養模式。教牧經常推銷的「基督徒對來生有盼望」,可悲的是當下青少年是對今生沒有盼望,「永生」對他們現在處境的意義實在不大。現在的社會環境正正在挑戰教會所高舉的信仰,是否窮得只剩下死後的世界;同時也反映了究竟我們對「福音」的認識到底有多透徹,信仰能不能夠成為生命的基石去指導我們當走的路。

  現今教會需要的,是一雙願意聆聽的耳朵和同理心,設身處地明白青少年的處境, 並思考信仰如何能夠成為他們在這環境下的幫助; 而不是只簡單地將青少年心中的掙扎標籤為「屬靈生命疲乏」, 否則只會令青少年與信仰愈走愈遠。

  吳樹鏗(前嶺南大學基督徒團契副團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特稿】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