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鄰如己


2864 期(2019 年 7 月 14 日)
◎ 釋經講道 ◎ 曾浩賢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聖靈降臨第五主日(路十25-37)

  對於「愛鄰如己」這誡命,相信沒有多少基督徒會感到陌生和反對。或許我們都能像今天福音經課中的律法師一般,可以清晰地指出這是上帝對人的期望和心意。不過,如果說律法師未能真正領會「愛鄰如己」的意思時,那我們又是否真的能夠領會這重要的誡命?對於律法師的「未能領會」,主耶穌說了這個好撒馬利亞人比喻。那麼,現在讓我們也藉這經文,以當中的兩點去彼此提示何謂「愛鄰如己」。

  第一,誰是鄰舍?

  關於「愛鄰如己」這誡命,律法師問了耶穌一個問題:「誰是我的鄰舍呢?」他問這問題本來是要顯明自己對上帝誡命有着透切的理解,但相反的是,卻表露了他根本未有真正領會上帝心意中的「愛鄰如己」。原因是這問題要為「鄰舍」作一個定義,把人界分,然後把愛只留給那些被界定為鄰舍的人。例如按當時猶太人來說,鄰舍的其中一個定義便是那些受過割禮的正統猶太人,當中自然不會包括撒馬利亞人、外邦人等等。

  各位弟兄姊妹,如果問大家「誰是我們的鄰舍呢」,大家如何回答?讀了好撒馬利亞人比喻的,相信答案都不會是「我身邊的朋友」或「有香港身分證的人」。也許答案會是「那些有需要的人」,就好像那位在路上被強盜打到半死的人。

  同意,但不完全正確。在今天經文的最後,主耶穌問律法師:「你想,這三個人哪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那人的鄰舍呢?」律法師回答:「是憐憫他的。」於是耶穌便說:「你去,照樣做吧!」原來正確一點說,鄰舍不單是那些有需要的人,鄰舍是那些當你看到他們的需要時,你的心會生發愛與憐憫的人。誠然愛鄰如己是一條誡命,但在上帝的心意裏,祂樂見的並不單是我們去實踐(Doing)這誡命,更是去活出(Being)這誡命。若說我們告訴自己要去愛那些有需要的人,那是“Doing”。但若我們看見有需要的人便自然地生發愛與憐憫,那是“Being”。又或者再進一步說,有這種“Being”的人,他們的眼目亦會更敏銳地看到那些有需要的人,更敏銳地看見鄰舍。

  第二,看見鄰舍之後。

  剛才說,當我們看見鄰舍有着需要時,我們便會生發出愛與憐憫。不過這說法仍未全面,因為伴隨着愛與憐憫的,必定是行動。比喻中的祭司和利未人,他們都看見這人,至於他們的心究竟有沒有生出憐憫,我們並不知道,我們只知道他們都繞路而過,沒有作出絲毫的緩助。至於那位撒馬利亞人,他看見,動了慈心,而伴隨着這慈心的是行動,而且是一個徹底地讓那人得到幫助的行動。他不單把這人的傷處包裹好,還帶他到旅店,並請人照顧他。

  即是說,上文說的那種“Being”,是一種心行合一的“Being”。就是我們看見有需要的鄰舍,有憐憫,有行動。如果說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同樣地,愛心沒有行動也是死的。而且好撒馬利亞人這個比喻更是勉勵我們的行動不要停留在表面的層次,能力所及的,應為鄰舍提供適切的幫助。誠然這樣的行動往往需要付出多一些,就好像這位撒馬利亞人需要為這鄰舍擺上時間和金錢,但若說「愛鄰舍如同自己」,那些付出便自然是不足介意了。

  最後,讓我們以一個見證結束這篇講章。在馬來西亞沙巴,有不少從印尼、菲律賓來打工的人,他們沒有證件,他們的子女同樣也沒有證件。這些無證兒童無法入讀當地教育部門認可的學校,缺乏了讀書的機會。有教會和宣教士看到這羣「鄰舍」,於是努力去找資源,為他們興辦「學校」。但由於興辦這些「學校」並非教育部門所允許,故他們時不時要面對政府部門的調查和禁止,他們也想盡辦法如何讓「學校」得以在現有法律下生存。凡此種種,皆不容易,但明顯是這些「學校」讓我們看到教會和宣教士們的“Being”,他們看見鄰舍,生發愛與憐憫,並行動,擺上自己。

  曾浩賢(信義宗神學院社關服侍學助理教授)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特稿】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