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期講壇事奉
 因信稱義神學講道


2840 期(2019 年 1 月 27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傳道部同工組第十二期講壇事奉研習圍繞保羅神學思想進行講道示範,首講已於一月七日在聯會教牧中心舉行,由香港神學院神學及歷史科副教授鄧瑞強博士分享「因信稱義神學講道」。

  鄧博士開宗明義說,教會對因信稱義已有一定想法,希望透過是次神學講道刺激固有想法,因此特別選取較少人研究的以弗所書二章一至十節作分享。他指,經文首段(弗二13)提到過去的光景,人死在過犯罪惡之中,遠離生命的源頭,毫無生機意義,活在各種力量的影響之中,包括今世的風俗、空中掌權的首領和肉體的私慾,「簡單而言就是你們死路一條,四面八方的力量令我們離開上帝。」

  第二段(弗二4-7)則提到現今的光景,由死到活。他指經文提到信徒與基督一同活過來,而且得救是本乎恩,信徒在塵世的使命是叫人看得見基督的恩典,「生命變化並不出於自己,而是外力基督的介入,保羅說這就是恩典。」第三段(弗二8-10)則神學地說明恩典的性質,他直指「本乎恩,也因著信」很多時都被華人教會解讀為上帝的恩典加上人的信心,但觀乎全文是採取平衡說法,「本乎恩」和「因着信」兩者原意是相同的。

  「後句『乃是神所賜的』原文為『神的禮物』,是斷言的說法,只有上帝,一切都是禮物。」他以保羅新觀指出,因信稱義是因着神的信實而稱義,整段經文從沒有強調人的信,惟聖經中文譯本卻使用了「你們的信」,華人教會或因此而受影響認為是人的信心。

  他提醒,整卷以弗所書只強調神的恩典和大愛作為,人的作為在救恩中並沒有被提出。「因信稱義在以弗所書的意思是因着神的信實我們得到稱義,重點就不是我們的信,而是神的信實。」他又強調,人的部分則需要生命被改造,活出新生命樣式成為見證,這是被救贖的目的。

  他總結說,因為救恩的重點既然非人的信,而是神的信實,在技術上教會仍可使用舉手決志,因為牽涉到會籍問題;但神學上舉手決志可能涉及人的行為,人會因此而自誇,「我們得救是本乎恩,將生命建基在神的恩典就足夠。」他提醒,以弗所書從沒有賦予人的信可以有得救保證,但更大的保證是上帝恩典,但人仍然需要在恩典裏與基督融合,努力活出新生命的樣式,並以恐懼戰競作為得救的工夫。

  示範講道完畢後,他與一眾教牧同工分享講道心得。他指,在預備時會先祈禱求神憐憫;其次會訂立主題和選用經文,如是次他特意選用較少人提及的以弗所書,而非羅馬書和加拉太書。隨後他會尋找相關的釋經書和神學書作參考,「神學講道與釋經講道有點不同,要整卷書神學地看,先對以弗所書的神學有所了解,今次採用了保羅新觀的觀點。」

  此外,他希望講道時可以帶出新的想法,他以和合本翻譯問題等觀點加強說服力,並透過剪接和推理帶出新觀點。他指處理結論時可以選取溫和或刺激,如選取後者,他建議教牧要拿捏得準繩,不要過於爭議或過於一般,「久不久需要有新的觀念挑戰信徒的信仰,這有助提升信仰標準。」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淨山清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閱讀馬拉松】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