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74 期(2015 年 11 月 22 日) ◎ 經典看人生 ◎ 許立中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篤信科學實證主義的現代人沒有靈魂已經是個共識。讀榮格這段描述,卻不禁讓人聯想到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後書十二章所提到的「三層天」經驗。「他被提到樂園裏,聽見隱祕的言語,是人不可說的」,「或在身內,或在身外,我都不知道,只有上帝知道。」那是一個震撼心靈,卻難以言傳的奧祕經驗。
榮格認為,在這奧祕的「原始經驗」背後,是一個更深邃強大的「集體潛意識」,透過世代以來歷史文化的累積傳遞下來,相當於人類精神文明的基因圖譜,深刻地烙印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
作為弗洛伊德的弟子而最後決定分道揚鑣,不少人認為榮格是「青出於藍」的典範,將弗洛伊德所開發的精神道路引向更成熟和全面境界。他對「靈魂」的肯定,間接地將「形而上」的元素帶進精神問題的處理。雖然到了八十年後的今天,精神病學仍然遲疑於涉足這個難以「科學認證」的屬靈領域。
這「集體潛意識」雖源於太初遠古,卻並非「古人」的專利而與現代人無緣。榮格指出,「每當那集體潛意識成為一個活生生的經驗,並且被展示為一個時代的意識視野,這事件就是一個創造性行動,對於每一個活在那時代的人都至關重要。」而展示這種視野的人,無論是在藝術、文學、哲學抑或宗教的範疇,他們往往都被視為那個時代的「先知」。
《尋索靈魂的現代人》是由十一篇專題文章或講題所組成,廣泛地處理了夢境分析、弗洛伊德心理學、靈性與宗教等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