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37 期(2015 年 3 月 8 日) ◎ 傳道故事 ◎ 郭月娟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外婆教我用閩南語禱告:「要吃先祈禱,感謝上帝好,萬物祢賞賜,道謝這幾句,誠心所願!」就這樣,我愛上了禱告,滿有創意地將「吃」字改為「喝」、「遊玩」、「讀書」、「寫字」、「睡覺」、「上學」……無論做甚麼動作都先禱告,結果整天不住地禱告,禱告到連外婆也感到厭煩(相信天父並不厭煩)。
回到母親身邊,看見母親和外婆一樣,每早晨起床總是先禱告,五體投地跪在床上祈禱,我們幾姊妹也學習這樣開始每一天。這個習慣,至今我仍持守,一覺醒來,感恩一夜平安好睡,感謝賜與新的一天,仰望帶領這一天,每一天獻上自己為主而活!
升上中學,我就開始跟母親參加教會的禱告會,那是在每一個主日清晨六點半進行的。在那裏,我聽見逼切的禱告聲,我感受到仰望倚靠上帝的重要,我享受與眾弟兄姊妹同心齊聲為教會、為肢體、為世界禱告。
漸漸地我又學習獨自親近上帝。家中有很多房間,其中一間是我三叔偶爾會來住的,其餘時間丟空,也沒人進去,家傭會在他要來之前,才內進打掃;因此,它就成了我的個人「密室」。每天午飯後,我會靜悄悄地躲進去,掩上門,在那裏暢禱,享受禱告時刻。
那一年,印尼排華強佔我家!但感謝上帝看顧,父母剛好出埠赴舅舅的婚宴,已畢業的大姐和未上學的弟弟也一塊兒去了,我們在學的九姊妹,無論在校或在家,都平安脫險,到親戚的家裏寄居。雖然環境危險及惡劣,但我們姊妹九人在二姐的帶領下,每天午飯後,都擠在房間裏一齊禱告,靈命在這階段也得以茁壯成長。
我深信上帝垂聽並回應禱告,有時祂說「好」,有時祂說「不」,有時祂說「請等等」。一般來說,我不太計算或計較禱告的結果如何,禱告是我的權利和本份,結果是上帝的工作和旨意;然而,為父親信主的禱告,倒是我學習忍耐等候的功課,父親終於在我讀神學的最後一年信主、受洗加入教會。感謝主!
禱告的故事說也說不完!耶穌要人「常常禱告,不可灰心。」(路十八1)但願我們回應說:「天父!我愛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