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網上看到有人傳授心得,煮陳米的時候,只要加入兩粒冰塊,就可煮出跟新米一樣軟滑的米飯。
我看了這一段分享,覺得很有意思。不過相信大部分香港人不知所云。有人連米飯也不吃,有人從不煮飯,有人只知道米在超級市場出售,有人以為所有米都是一樣的。記得有一次與年輕人談話時提及米舖,年輕人不解︰甚麼是米舖﹖
元朗平原以前生產過很好的絲苗米,后海灣一帶由於田地帶鹹,種的是紅米,我兒時都吃過,對得住香港土地了。從前的米舖,擺着很多大木桶,內裝各種不同的米,它們煮出來有不同飯味。米舖還有「溝米」師傅,把三兩種米按某一比例混合,適合顧客的要求,保證客戶長期上門光顧。舖頭門口一定擺放一些平價米供應窮人,它們通常是碎米或是陳米。
對現在的大眾,米只要去買就行了,因為我們住在相對富裕的大城市,供應不缺。對於國家則有不同考慮,米是需要儲備的食糧(記得約瑟儲了七年糧挽救了饑荒嗎﹖),所以需要每年儲入新米,清出陳米,於是市面一定有陳米出售。陳米不如新米好吃,所以有辦法改變陳米的飯味,是很值得分享的心得。
我是典型南方人,愛吃米飯,雖然麵包麵條等也可果腹,但是坐下來吃一頓米飯,才是安穩的家庭生活。上一代種過米,種米是很辛苦的,珍惜米糧,是從小深入心中的價值,我覺得,作為吃米的族羣,該對它好好認識才是。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