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路德會前傳與發展


2637 期(2015 年 3 月 8 日)
◎ 香港教會巡禮 ◎ 謝達超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雨雪從天而降,並不返回,卻滋潤地土,使地上發芽結實,使撒種的有種,使要吃的有糧。我口所出的話也必如此,決不徒然返回,卻要成就我所喜悅的,在我發他去成就的事上必然亨通。」(以賽亞書五十五10-11)

  1963-1977南亞路德會前傳

  一九六三年,美國明尼蘇達州「福音路德會」(Minnesota Evangelical Lutheran Synod, 簡稱ELS),差派一位剛在伯大尼路德會神學院(Bethany Lutheran Seminary)畢業的華人神學生,張彼得牧師回港成立「遠東中華路德會」(Christian Chinese Lutheran Mission, 簡稱CCLM)。一九六四年,另一美國威斯康辛州路德會(Wisconsin Evangelical Lutheran Synod, WELS)加入支持遠東中華路德會在港的宣教工作。

  一九六三至一九七七年期間,遠東中華路德會在港建立了兩間教會,靈恩堂(Grace Lutheran Church)及以馬內利堂(Immanuel Lutheran Church),共約有三百個會友聚會;一所中學,以馬內利英文中學(Immanuel Lutheran College)。此外,亦開設了一間書店,售賣基督教書籍及文儀用品,及一所神學院,主要的教授人員都來自美國威斯康辛州路德會。

   一九七一年,張彼得牧師因個人的理由,辭任遠東中華路德會主席一職,由當時以馬內利中學校長范達寧先生 (Mr. Howard Festerling)繼任處理會務。范達寧先生擔任主席期間,最重要的一個發展就是九龍廣播道的總會會址(現稱為南亞路德會大樓,SALEM TOWER)落成。會址在一九七三年動土興建,一九七四年年底完成建築。會址為一德國式的座堂建築風格,地下是一可坐約二百二十人的教堂,供當時由亞皆老街搬入總會新堂址聚會的靈恩堂教會使用,同年十二月一日該堂在新堂址舉行獻堂典禮。新會址的二樓及三樓供總會辦公及教學使用。

  順道一提,當時的新堂址二樓設有廣播錄音設施,用廣播劇形式透過不同的廣播渠道傳揚福音信息,開當時用廣播媒體傳福音的先河。

  自張彼得牧師辭任主席一職後,美國威斯康辛州路德會開始差遣宣教士來香港,主持會務及繼續建立教會。這些宣教士來港後需學習廣東話,以便與民眾溝通分享,傳揚福音。他們包括:施維德牧師(Rev. Gary V. Schroeder)、祁斯基牧師(Rev. Gary A. Kirschke)、布施靈牧師(Rev. Roger W. Plath),嘉道思牧師(Rev. James H. Krause)、薛明基傳道(Mr. Mark P. Sprengeler)及范顯光牧師(Rev. Thomas E. Frei)。

  一九七七年,美國威斯康辛州路德會重組香港的宣教工作,結束了當時的遠東中華路德會,重新成立一個本地教會組織,命名為南亞路德會(South Asian Lutheran Evangelical Mission,簡稱SALEM),由施維德牧師出任主席。

  今天,有很多人以為南亞路德會服事的對象是「南亞裔人」,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南亞路德會」原來的名稱是「東南亞路德會」(East South Asian Evangelical Lutheran Mission),英文的縮寫便是ESAELM,不能發音及沒意思。當時的宣教士想到了一個方法,因香港是在中國大陸的南邊,故把「東」字拿走,只剩下「南亞」,也能顯示其原意(當時香港沒有今天這麼多「南亞裔」人在港定居),然後再將Evangelical Lutheran 改為Lutheran Evangelical。經此改變後,南亞路德會的英文便是South Asian Lutheran Evangelical Mission,簡稱為SALEM。這簡寫一方面容易發音,另一方面SALEM是甚有意義的字,它是希伯來文「平安」的英文寫法。

  1977-1997南亞路德會

  經過重組後而成立的南亞路德,在各方面都要重新起步,屬下的兩個堂會:就是位於廣播道的靈恩堂及位於觀塘以馬內利中學內的以馬內利堂,但此時整體教友人數只有數十人,而華人教牧同工亦已相繼離去,只是由上述數名仍在努力學習廣東話的宣教士帶領着教會。

  南亞路德會此時期的方針,是以建立堂會,廣傳福音,訓練工人為主線。

  經過數年的努力,教友人數有所增長。宣教士便從中積極物色可造就的弟兄姊妹,以保羅帶着提摩太建立教會的方式,學習和實踐同步(Training With Ministry),由一個宣教士帶領一個弟兄姊妹,到港九不同的地方建立教會。

  這種模式甚是成功,由一九八七至一九九七年的十年間,南亞路德會在港九新界各地,建立了六間新的堂會。

  一九七七年初,香港經濟起飛,社會大興土木,其中對教育服務的需求甚殷。故南亞路德會以申辦閱讀中心(自修室)、補習社及學校的形式來建立教會。這個方法的好處是能夠一面傳揚福音,一面提供社會服務。用這種方法往後建立的堂會包括有:

  一九八三年,以馬內利中學被政府邀請,搬往大埔大元村的新校舍(並改名為沐恩中學)。以馬內利中學的觀塘校舍須結束,故以馬內利堂便遷到秀茂坪邨第二十八座的蒙恩閱讀中心,一間由南亞路德會各政府申辦的學生自修室,繼續教會的聚會活動。

  一九八四年建立沐恩堂(位於大埔大元村的沐恩中學,在學校開辦半年後建立)

  一九八七年建立三聖堂 (位於屯門三聖村的三聖閱讀中心);

  一九八七年建立的荔景堂(位於葵涌的荔景村荔景閱讀中心);

  一九八九年建立沙田堂(位於沙田乙明村的乙明學社[補習社]);

  一九九零年建立元朗堂 (位於元朗朗屏村的朗屏閱讀中心);

  一九九一年建立友愛堂 (位於屯門友愛村的友愛閱讀中心)。

  一九九五年,南亞路德會接獲教育署及房屋署的通知,批准在筲箕灣耀東邨開辦幼稚園:由於時間急促,總會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憑信心接納了該項挑戰,在港島區開辦第一所幼稚園。憑各堂會弟兄姊妹及美國差會的支持,南亞路德會幼稚園(筲箕灣)在一九九五年八月成立。而荔景堂的弟兄姊妹也接納了這個使命,於一九九六年在幼稚園內建立南亞路德會的第九個堂會—筲箕灣堂。這是本會在福音事工及社會服務事工的新里程;首次由本地肢體及堂會承擔整個建校及建堂的工作。

  一九九七年,南亞路德會進入了全本地化的新里程。本會最初成立時,董事會成員全都是美國差會差派來的宣教士。一九九零年,本會董事會體會到「總會本地化」的需要,故此在其後的日子中,總會不斷邀請各堂會的華人代表進入董事會,參與總會的事務。現在,董事會共有十名成員,其中只有兩名外籍宣教士。至一九九七年,董事會的主席及兩位副主席都全由本地華人出任。「本地化」的過程,至今可算完成。

  回顧過去二十年,充滿了上帝的恩典和祝福。雖然南亞路德會在很多方面都有缺乏和不足,但仍蒙上帝的帶領,興辦了九間堂會 (一九九六年九月,以馬內利堂因受秀茂坪邨遷拆影響而暫時結束)、四間閱讀中心、一間補習社、一家中學及一家幼稚園。「本地化」後,這些社會設施和堂會是南亞路德會進入二十一世紀的基礎。我們深信在上帝的帶領下,南亞路德會將有更大的發展。

  「創造門徒、成為門徒」 (Make Disciple, To Be Disciple)是本會在一九九七年建立的大方向;「多元服務,扶老護幼,發揮基督精神」是本會在建立教會與社會服務的精神!

  謝達超(南亞路德會會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