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翁住所的大櫃內放着一本很舊很厚的硬皮大書,是關於烤製麫包的。我知道是老爺的書,因為老爺以前是麫包師傅。近年聽到愈來愈多朋友買麫包機自製麫包,大談健康之道,又是潮流又是品味,我喜歡吃麫包,但我不想太過講究,所以沒有加入自製麫包的行列。
可以為家人、親友烤製麫包確是賞心樂事。但用麫包機,卻少了親手搓麫團的樂趣。老爺退休後,只在年尾搓麫團做賀年油角。我記得看過老爺搓麫團的情況,面上掛着笑容,非常專注地看着那塊麫團,像很多搓麫團的人一樣,憑手上的感覺去加水又加麫粉,我不知道要用多少力去搓,但一定放入很多感情。弄好那團麫粉後,我們亦很小心地將饀料放進粉皮內。
我不清楚丈夫或家人有沒有吃過老爺親手烤製的麫包,但我覺得我很有可能在還未認識丈夫的時候已經吃過老爺烤製的麫包,因為我們小時候常吃那家麫包公司的麫包。這樣想像很好,讓我有一點安慰。或許以後可以再買那款藍色格仔包裝的麫包,望着包裝或者吃的時候,都可以寄託思念的感情。
但願人長久,可惜這個中秋太傷感了。中秋前的一個午夜,老爺安息主懷。大家情緒稍為平靜後,坐下來就開始憶述老爺身前的生活點滴。家人最多談論的,就是老爺與麫包的故事。講他五十年代來香港後,先做麫包學徒,然後做麫包師傅,因勤奮工作,擢升為麫包廠廠長。老爺要很早上班的,遇上生產線出現問題,又要在深夜趕回工廠,大概這就是那個年代很多人的奮鬥故事。
那家麫包公司也生產月餅,據說很多很多年前,在尖沙嘴的大商場內曾經展覽一個巨型月餅。這樣的宣傳手法,在那個年代必定吸引很多市民去參觀,可能也是慶祝中秋的盛事,而那個巨型月餅,老爺是有分參與焗製的。
一口麫包、一口月餅,從此有不一樣的感情和思念。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職場跟耶穌】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