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中的連結


2597 期(2014 年 6 月 1 日)
  ◎ 釋經講道 ◎ 沈志超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 電郵推介 電郵 :: 臉書推介 臉書 :: 推特推介 推特
 

  三代經文:約十七1-11

  在四卷福音書中,約翰福音相對而言,記載了最多耶穌與門徒的對話;對話中又帶出教訓,等於為所有見證和服侍的行動闡明了其中的神學性的理據。

  到了十七章,約翰記載了最長版本的耶穌禱文,我們可以用「分離中的連結」來形容其中提到耶穌的心思意念:

  

  父與子的連結

  短短的十一節經文,耶穌提了三次「父啊」,並且在面對受難的高峰――時候到了,用了外人不易明白的相互榮耀來展示父子間的隱密和親密性來說明這一份的關係;又像是子承父業的口吻說:「正如你曾賜給祂權柄,管理凡有血氣的,叫祂將永生賜給你所賜給祂的人……你所託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

  今天,信耶穌的人得稱為神的兒女(約翰壹書三章一節),但實體形態上跟這一位屬靈父親的分離,再加上肉身上的父親,叫我們與父上帝的連結缺乏一種親密性,因此,對這位愛我們、為保護我們而為我們定立界限的律法誡命,我們想到的是逾越而非遵守,少了在遵守之後感受到的自由。

  

  神與人的連結

  耶穌給永生的定義:「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這裏所說的「認識」完全不是指理智上的贊同,根據希伯來人的觀念,「認識」包含了經驗和親密的關係,出自耶穌的口,「認識」表示順服神和愛神。耶穌為我們建立起這種連結。祂說:「你從世上賜給我的人,我已將你的名顯明與他們。他們本是你的,你將他們賜給我,他們也遵守了你的道。」

  信仰,不是自我投射出一個大能的客體,對之以膜拜,形成心理上的依托,卻是一連串從分離到連結的過程,建立關係的深度是我們一生的職事。

  

  人與人的連結

  神人關係有他的抽象性,但耶穌說,做在小弟兄身上就是做在祂身上(馬太福音二十五章40節),人與人的連結指向神與人的實質,所以耶穌不忘記為祂的門徒祈求:「我為他們祈求……為你所賜給我的人祈求,因他們本是你的……

  從今以後,我不在世上,他們卻在世上,我往你那裏去。聖父啊,求你因你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他們,叫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一樣。」

  合一,不是你和我可以選擇與否的項目,是遵守與否的抉擇!

  沈志超(漢語聖經協會總幹事)·復活後第七主日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職場情景】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




Card image cap

聯會歷史文獻

連結瀏覽
Card image cap

「香港基督教醫療服務發展歷史」

連結瀏覽
Card image cap

「基督教與香港」講座

連結瀏覽


《基督教週報》版權所有
地址:九龍聯合道140號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大樓
電話:23374171 · 電郵:info@christianweekl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