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他的網誌發表題為《跨世紀辯論》的一篇文章,是香港特區政府高層首次正式宣稱,就本港的退休保障制度作進一步檢討,要考慮編排於日程表。然而,曾司長行文之間仍留有一些不確定性:「強積金條例通過近二十年,也許是適當時間,再次檢討和討論退休保障制度」,正在於「也許」兩個字,使市民無法得知政府確實的取態,更遑論一個確切的時間表。
正如曾俊華所言:「政府自一九六六年起已研究不同退保方案,先後考慮設立『中央公積金』、『老年退休金計畫』、『強制性私營退休保障計畫』等,而香港社會在過去六十年,雖就退保制度有廣泛的討論和辯論,但即使在強積金制度落實後,這場跨世紀辯論還沒有結束。」若果算二十年為一代人,那麼,整整三代人已過,我們這個文明社會竟然仍然無法就此制度,取得更多的進展!
扶貧委員會委託港大教授周永新的團隊,評估不同退保方案並提出建議,預計今年中提交報告,曾俊華自然呼籲市民參與這場跨世紀辯論,但事實上,委託港大研究退休保障,至今超過一年。緊接一天,周永新表示社會對退保改革「錢從何來」有嚴重分歧,無論是政府增加撥款、將強積金供款撥入機制、額外供款或擴闊稅基等四大方案,都收到強烈反對,全無共識。這正是香港的政治困局的其中一個典型例子。相信七月一日提交予政府及扶貧委員會的報告,將不可能改變現行全無共識的現狀。
香港社會真正需要的並非一個完美的全民退保政策,世上也不會有一個完美的制度。在愈來愈撕裂的社會氛圍、貧富懸殊日益加劇、前政務司司長被刑事檢控現身被告席、媒體揭露前特首可能涉及刑事檢控,又有核數署報告披露盛事基金的運作問題……社會大眾對當權者已陷入嚴重而具體的信心危機。
香港由中英談判到今天,走過三十多年崎嶇路,政府如何取信於大多數人民,才是真正的跨世紀辯論。
先知耶利米透過其著作向歷代的當權者發出至忠誠的提醒:「因為他們從最小的到至大的都一味地貪婪,從先知到祭司都行事虛謊。他們輕輕忽忽地醫治我百姓的損傷,說:平安了!平安了!其實沒有平安。」(耶六13-14)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職場情景】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