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記載聖靈降臨後,引導使徒們走到地極傳揚福音。昔日使徒保羅跟從聖靈的引導,隨行隨傳,在不同地方建立教會,今天,聖靈仍然引導門徒,在香港傳揚福音,香港的循道公會和衞理公會,在五十至六十年代,亦同樣「隨行隨傳」,一方面在香港各地區建立教會,同時,亦受到聖靈的感召,看到當時廣大市民的需要,在香港不同地點建立四條村莊。這不單是一項事工,而是在本會發展上看得見是聖靈引導的佳美工程。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仍是相對貧窮落後,工商業尚未起飛,而人口又因國內政局動盪而激增,單在一九六二年短短兩個月間就有幾十萬難民湧至,令這個彈丸之地遍地飢民,許多人只能住在山頭野嶺的木屋寮屋。
香港的循道公會和衞理公會在這時候面對社會如此巨大的需要,毅然在四個不同的地方建立四條新村,透過房屋、醫療、教育和服務,令數以十萬計的人得到溫飽和照顧。今天這四條新村雖然已不復存在,但她們在歷史上的重要性卻不容忽視,值得我們重溫。
位處大坑山邊的「衞斯理村」
第一條基督教新村為衞斯理村。早在一九五三年石硤尾大火前數月,衞理公會因為目睹難民的困苦,便向衞理海外救濟委員會(Methodist Committee for Overseas Relief)申請資助,希望可以為難民建築一條「基督教村莊」。一九五四年,港府把香港掃桿埔山谷間之土地撥交循道及衞理公會建屋,命名為「衞斯理村」,新村翌年竣工,全村八十個單位,兩個單位相聯為一舍,可作一家或數家之用,合共可安置五百人。為了解決村內兒童的失學問題,同時設立「衞斯理小學」,學費每月六元,後來受到一九六六年的大雨災影響,小學周圍成為危險地帶,小學不得已下忍痛停辦,地方修妥後,再開辦幼稚園,後因經營困難,於一九七四年停辦,將空置的校舍改為退修營地。此外,村內辦有五座家庭工廠,名為「衞斯理村製品公司」,主要生產睡衣、枱布、刺繡、麵條等,幫助居民利用空閒時間在家內手作,增加收入。村內亦有醫務所,為村民提供廉價的醫療服務;村內的社交中心亦舉辦各類不同活動;亦設有會堂,主要用作宗教聚會,開展傳教工作,是為「衞斯理堂」。隨着時代的轉變,此村已被清拆,成為大坑道旁邊的一段斜坡。
「亞斯理村」結合宣教與服務
亞斯理村座落於荃灣的大窩口,共有一百一十五間平房石屋,為五百多名難民提供棲息之所。衞理公會在村內又興辦各種社會福利服務、教育及宗教工作,藉此回應村民各方面的需要。在亞斯理村開荒的傳教士唐樂仁(Robert L. Turnipseed)嘗言:要努力使這裏「成為一個基督化的社會」。另一位衞理公會傳教士安迪生(S. R. Anderson)亦形容,亞斯理村及社交中心是許多人努力工作的夢想與成果,希望與居住在這裏的村民一同努力,在各方面邁向完滿的生活,建立基督化家園。
為實現上述理想,亞斯理村的社交會堂設有醫療所,居民可以廉價享受醫療服務。同時,中心又舉辦多種活動,包括:夜間自修班、打字班、兒童節晚會、兒童健康比賽、新春荃灣社區攤位遊藝比賽、京劇晚會、少年夏令會、鋼琴班、英語學會、電影放送、圖書室、羽毛球比賽和攝影班等,成為當時大窩口區內設備最完善的社區活動場所。衞理公會的服務不僅局限在村內,亦同時在毗鄰的大窩口邨T座(後易名13座)的屋頂設立青少年康樂中心(後正式命名「亞斯理康樂中心」)。教育方面,村內辦有幼稚園,另外兩所小平房又闢作小學。一九六一年,小學遷至大窩口邨T座地下,命名為「亞斯理衞理小學」。
時代在變,昔日的亞斯理村已在一九八零年代末清拆,但亞斯理堂、幼稚園及社會服務中心今天仍佇立在大窩口,面對不斷蛻變的社區的各種需要,向區內市民分享基督的愛。
規模最大的柴灣「愛華村」
愛華村的命名乃是為記念本宗始創人衞斯理約翰在英國童年的居所(林肯郡愛華村的牧師樓Epworth)。愛華村共有三百四十二間平房石屋,分四個階段落成,當中包括一所服務中心大樓,大樓中有禮堂、幼稚園課室、教會及社會工作人員辦公室等。愛華村合共安置了二千五百多人,規模遠比衞斯理村及亞斯理村為大。一九六一年初開始有居民陸續遷入,數位循道公會香港堂佈道隊的會友挨家挨戶探訪,初期以其中一間平房充當聚會點,到了一九六三年,循道公會正式調派牧者擔起愛華村堂的牧養工作。這段時間的服務目標是「解決二千多木屋居民的居住問題,並設法照顧他們的肉體和靈性上的需要」,如救濟、託兒服務;職業訓練及免費夜校等,主要由教牧同工、西教士及一些禮拜堂義工提供服務。
七十年代開始,政府投入大量資源建設房屋及改善社會環境,於一九七七年清拆愛華村,建成了現在的興民村。雖然村民已遷出,平房石屋亦已拆卸,但教會仍積極回應社會的變遷,擴建服務大樓,繼續在原址實踐教會宣教、教育及服務的使命。
遠至大埔漁村的「愛德村」
一九六九年,衞理公會在美國浦氏基金委員會(Plummer Relief Fund)的支持下,在大埔興建了第四條平房新村,以安置漁民,命名為「愛德村」(St Andrew’s by the Sea Village),因為使徒安德烈亦是漁民出身。第一期共一百二十四個單位,兩層式平房石屋,每層均有廚房及水電設備,第二階段包括三十個單位及社區中心。村內設有幼稚園和診所,服務村民,由教友擔任醫生及教師。與其他三條新村不同之處是教會不再直接管理村務,而是藉着「改善生活合作社」的成立,幫助村民自治。每一位村民均自動成為合作社的會員,每位會員均需購買會社資金的股份,繳付月租及參加年會,所得款項將用作維持房屋及改善村民的生活環境。其後,浦氏基金委員會於一九七二年正式解散,但翌年得到政府的批准,衞理公會將愛德村的房屋移交合作社,實踐自治。隨着大埔區的發展,愛德村已於八十年代初清拆。
循道及衞理公會適切地回應了香港社會的需要,興建新村幫助難民安居自立,不論在教育及社會服務均對村民及鄰近社區作出了極大的貢獻,更是教會進入社區人羣,踐行基督大愛的見證。
{參考資料:邢福增,《願祢的國降臨》,香港:建道神學院,2002。《循道衞理聯合教會愛華村堂五十周年紀念特刊》,香港:愛華村堂,2013。〈我們敬獻此村與此堂〉,《會訊》第310期(2010年7-8月號)。}
吳思源(循道衞理聯合教會副會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職場跟耶穌】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