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有義和團之興起,是由於有排外反帝國主義侵略的愛國思想所引發,而其中反教的抗爭不無內在激化的因素。據統計由一八六零年至一八九九年間,教案發生共有八百一十一次;教民衝突則有九百五十次之多,教案的累積則成為仇教反教的運動。所以當義和團運動發生後,以致一九零零年八國聯軍入侵,八月十四日攻陷北京,翌年簽訂「辛醜和約」,各國割地賠款,採取瓜分中國的情勢,政局已陷危亡旦夕。教會信徒有見亡國在即,深深感到教會是差會所掌控,多少存有西方殖民主義的思想,若讓此種種境況長此下去,教會終被視為殖民地侵略的工具。為此之故,華人教牧和信徒在中國深處危機之時,作出醒覺和反思。但想不到一九零二年在湖南竟然發生辰州教案,以致繫獄有三百多人、處死二十多人、賠款八萬兩。是以同年十月上海有夏瑞芳(見圖,商務書局創辦人)、黃家柟、高鳳池、張桂華、龔伯瑛、謝洪𧶘、曹雪賡等人在青年會,組織「中國基督徒會」,於十一月八日假慕爾堂(即今日沐恩堂)舉行成立大會,舉高鳳池為會正;宋矅如為會副、王享統為書啟;謝洪𧶘為書記;曹雪賡為司庫。定立會宗旨:一是聯絡信徒;二是激勵精神;三是傳道本國。又於明年並創辦《基督徒報》;以上海基督徒會為聯絡組織,鼓勵各地成立「中國基督徒會」,希望在人事和經濟上切斷與西方教會的關係,以期中國教會達至自養、自治、自傳的目標。
由此推動,香港教徒於一九零三年四月即有「中國基督徒會」的成立。按「中國基督徒會」創立之目的是在於謀求中國教會的自理。而其時「中國基督徒會」的會友,皆屬新思想,擁孫中山革命運動,信徒多是革命之士。因此推知,當麥梅生於一九零五年隨葉道勝牧師來港定居,港大熱衷革命信徒,每多參加該堂聚會,與各方革命志士多有聯繫。舉凡香港基督徒會之消息,亦多由麥梅生供稿,刊登於《基督徒報》,俾作發布香港教會的消息。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聯會新會堂巡禮】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職場跟耶穌】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