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旨意成就在我們身上—
循道衞理聯合的合一見證


2585 期(2014 年 3 月 9 日)
◎ 香港教會巡禮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循道公會與衞理公會在一九七五年於香港正式成立聯合教會,成為「基督教循道衞理聯合教會」。「循道」與「衞理」原屬同一宗派,秉承衞斯理約翰的神學思想,在信仰、教義上沒有分歧,只不過是前者源自英國,後者則在美國建立教會,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兩間教會在華中地區亦有緊密合作。一九五三年,香港衞理公會成立後,一直與循道公會保持聯絡。及後於五十年代,兩方都在香港發展,於一九六一年,美國衞理公會會督柯遜訪港,英國循道會會長羅傑士牧師也同時來港,舉行了第一次循道衞理聯合崇拜,當時大家都表示期望香港的循道、衞理兩會聯合。

  在這種期望下,於一九七零年,循道、衞理兩會通過聯合草案,作為兩會聯合的基礎,並成立委員會積極研究有關聯合步驟。一九七二年,循道教區議會接納聯合教會法規第四次修訂草案,同年三月,衞理公會成立自主總議會。一九七四年,正式在英國循道總議會大會提案,並順利獲得通過;翌年七月,總議會第二次通過該提案,香港循道衞理兩會終於實現聯合,於十月二十五日宣布成為聯合教會,並舉行了成立典禮的感恩崇拜。

  今天我們回望這件事,一方面從人的組織架構而言,於十九世紀英國的循道公會和美國的衞理公會「不約而同」的來到中華大地傳揚福音,最後在一九四九年之後,也「不約而同」的以香港為基,及後在合一的價值觀下,在香港成立了聯合教會。以上是一段述說人的歷史,然而,我們更要述說上帝的歷史。

  今天回望上帝的作為,是祂挑旺英美差會的宣教熱誠,並奉祂的名差派宣教士往中華大地,及後上帝引領他們到達香港。最重要的是上帝將合一的靈澆灌在循道和衞理公會先賢的心裏,讓他們看見合一的力量,這力量就演變成服侍香港市民的基礎,是創始成終的上帝引領着本會的歷史。

  以下刊載了於一九七五年聯合教會成立時的聯合宣言和首任會長黃作牧師的就職致辭,當中的內容兼容了上帝引領的歷史,也看到了上帝的僕人怎樣跟着上帝的旨意而行。

  吳思源(循道衞理聯合教會副會長)

循道、衞理聯合宣言

  香港循道衞理聯合教會乃結合兩個本屬同宗之教會。新教會仝人深感聯合之達成,完全符合上帝旨意。教會聯合,乃遵行耶穌所吩咐合而為一,以加強見證之效力。

  讚美天父;遠自一八八四年已有循道公會會友在香港開始聚會,此後九十一年中,蒙主不斷帶領、考驗、祝福,中華循道公會香港教區,有英國循道公會在旁鼓勵,逐步成長,早已自立自養,建有聖堂及學校多間。

  讚美天父;繼一九五三年一羣來自中國各省之衞理公會教友首次在港聚集後,得美國衞理公會世界宣教部之支持,陸續建立聖堂,又發展社會服務及教育工作,一九七二年成為自治、自養教會。

  循道、衞理兩教會雖原屬同宗,但因發展歷程有所不同,需要一段時期之互相明瞭磋商,方能進行合一策劃。自始至終,又得兩母會鼓勵。一九七零年兩會接納合一法規草案後,聯合計畫更見具體。如今時機成熟,聯合準備就緒,固然仍需有賴兩教會代表百折不撓之精神,及不斷懇切禱告以求天父之應許。

  會祖衞斯理約翰本來以「因信稱義」為宣揚福音之根據,同時非常重視信徒之成聖生活。稱義與成聖均由基督恩典貫通。聯合教會珍惜本宗之神學傳統,互相勉勵,既強調唯獨靠恩典方能得救,又叫信徒在主愛中「得以完全,像天父完全一樣。

  自衞斯理約翰始,本宗一向並重傳道及社會服務。香港循道公會及衞理公會以往之經驗已證明傳道與服務無需重此輕彼而實相輔相成。今後在主領導下,新聯合教會將繼續在雙方面平衡發展,務求將基督福音全面推廣。

  本會堂區教會為基層組織而非孤立,必須聯合在聯區之內互相幫助共求進展。循道、衞理兩教會一向重用平信徒,培養一羣忠誠能幹之義務教士,與牧師分擔講道及為教會服務。聯合教會當繼續注重平信徒之訓練,裝備眾信徒參與上帝在世上之拯救大計畫。

  本聯合教會維繫在普世循道衞理宗之內,以衞斯理之眼光,視「全世界為我牧區」。

  香港衞理公會及循道公會歷來熱心支持教會合一事工。兩會聯合之後,亦必再接再厲促進香港、亞洲,甚至普世教會之合作,使世人相信「上帝差了基督來,也知道上帝愛他們如同愛基督一樣。」將來時機來臨,本新聯合教會必當仁不讓而與其他教會進一步合一,建設聖潔、大公、使徒之教會。

  一九七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首任會長就職致詞

  各位嘉賓、各位同工、各位主內弟兄姊妹:

  本人得蒙上帝恩寵呼召,又蒙各位代表信任、推選,使我今日接受循道衞理聯合教會的會長重任,內心一則歡喜,一則恐懼。喜是因為上帝不嫌我卑微無能,肯讓我給祂差遣使用;懼是個人無德無能,既欠經驗,又無領導之才能,誠恐辜負所託,耽誤聯合事工之進展;但有一點,既然上帝用我,不敢推辭,只有存心謙卑順服,讓主的大能,更明顯的,顯在我這個軟弱的人身上,今後聯合教會的成就、榮耀完全歸與上帝。

  本人求學時期適逢戰亂,未能充實學識基礎,只獲神學院學士學位後,即要面對教會急需人才,乃以平庸之才,擔任聖職。二十七年來,並無專長,只靠個人樂業肯幹、肯做,全心不辜負我的名字—「作」字,讚我者說我敢「作」敢為,勉我者叫我努力振「作」,誡我者勸我不要為非「作」歹!聖經則叫我「作」無愧的工人。二十多年以來,循道教區給我機會,使我好像一個行伍出身的老兵,升為將軍、司令,各位可以想像得見,這樣一位司令,必須要有足智多謀的將領協助指點,也必須全體官兵合力作戰,然後才能打得勝仗!所以本人誠懇寄望於全體聖職義工和全體弟兄姊妹的協助。

  新職伊始,未敢侈言抱負,只求上帝先賜我所羅門所求的智慧、大衞王的勇敢信靠、聖保羅的忍受勞苦精神、約翰所能見的遠象,並主耶穌基督的愛與合而為一的心願。

  我們要感謝上帝,使英國循道公會與美國衞理公會過去對本港同胞所負的宣教使命,愛心而盡力,在人力、財力上,支持和協助我們本港教會建立和發展。今日我們成立獨立自主自養的聯合教會,獨立並非分離與孤立,乃是一個孩子長大成人而開始自己發展,但長大了的兒子,並非不要家庭與親人。今後,我們願意以一種新的關係、新的方式,與英國循道公會及美國衞理公會彼此分享上帝的恩典,互相合作,完成上帝更大的計畫。循道衞理是一個人,我們要用衞斯理的眼光看世界,他說:「全世界是我的牧區!」

  我今年第二次任基督教聯會主席,過去四任主席和副主席(共八年半之長),對教會合一事工,雖無貢獻,但有多少認識。香港教會合一運動,主觀的體驗,客觀的形勢,加上基督的旨意,遲早必須實現。因此,我們不應以兩會聯合為滿足,必須與其他宗派教會繼續尋求合一,實現合一、大公、使徒的教會。

  關於兩教會今後的關係,教會是建立在彼此相愛的基礎之上;而兩教區今後的形態與聯合進展,在台灣有一個「日月潭」,又可稱「明潭」,在「明」字中,仍有「日」與「月」字,但兩個字合成另一個新字—「明」。我們可能在聯合教會中,看到循道與衞理,各有歷史、傳統、組織、制度,但應該逐漸適應聯合的使命,像日月爭輝,今後仍可以日月爭輝,但同一字,新意義是大放光明,前途光明!

  一九七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引述自循道衞理聯合教會《會訊》第268期,頁17。)

  黃作牧師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特稿】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職場情景】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