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96 期(2012 年 6 月 24 日) ◎ 破局錦囊 ◎ 許開明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以前,我是個不懂拒絕人的人,說個「不」字對我十分艱難,因為我常不想令人失望或受傷,卻無視自己會因這個「好」字受傷;無怪乎在背後我贏得「好好先生」的雅號。我卻為這雅號而付上「做到死」的代價。我實在慣了說,也太快說,太輕易說:「好喇」,就為這「好」字弄到「不好」,少了睡眠,少了休息,少了與家人相處等!
在猶太人的人生哲學裡,我得到提醒,猶太人認為說「不」,是一項權利,放棄說「不」,等於放棄了自己應有的權利。在猶太家庭裡,孩子如果不同意父母的觀點時,就會直接說「不」,並且,這從來不被視為沒有禮貌的舉動。因為猶太人教育孩子從小要懂得不同意的就不要勉強,要敢於說「不」。 相反在中國傳統家庭長大的我,說「不」,會被罵,甚至被打!就是這個原因,使不少中國孩子及大人對這「不」字,感到難以啟齒。
今天,人過半百,我改變了,也可以說是悔改吧,首先改了這句「好喇,好喇!」的口頭禪,因這句不加思索的話,可能「出賣了自己」,縱然會使別人歡喜,卻可能令自己陷入苦海。繼而,我學習敢於說「不」,因為主耶穌曾教導:「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當中不無道理。比林定律是美國作家及思想家比林提出的,他說:「一生中的麻煩有一半來自太快說『是』,太慢說『不』所造成的。」此語,也值得我們引以為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