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書是一種特別的文體,好的家書可以讓讀者透過時間的煙塵,觸摸到寫信人那顆赤誠袒露的心。《傅雷家書》就是其中的經典之作,這本書的日文版有一個意味深長的名字:《吾兒—請聽弦外之音—一位偉大的中國父親寫給鋼琴家兒子的書信》。日本小提琴家松野迅認為這本書是他五十多年人生中讀過的最精采的五本書之一,「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只有懷著一顆明鏡般澄亮的純粹之心,才可能被藝術打動,再用藝術去打動別人。」
功夫在詩外。藝術、科學離不開對生命的感悟,如何做人,決定著你如何做事。十八世紀瑞典的植物學家林奈,也有一封給兒子的家書,其中有一段袒露心迹的肺腑之言:「曾經有一段時間我懷疑上帝遺棄了我。現在我把多年的生活經驗告訴你,很多人都想得到幸福,但是沒有幾個人能實現這個願望。如果你想變得幸福,必須知道上帝一直在關注你。“Innocue vivito, numen adest”(好好做人,神無處不在)。」
林奈作植植物分類學家廣為人知,「他的分類系統與自然界的物種配合得天衣無縫,仿佛他就是萬物起源的見證人。」(沃爾夫.勒佩尼斯《何謂歐洲知識分子》,李焰明譯),這位一生與植物打交道的「自然之子」,從自然界令人敬畏的生態平衡中,看見了造物主的睿智:所有物種一起維持了自然的平衡,即使是那些低等的、受輕視的生物,如昆蟲,也是人類的健康衛士,是地球的清道夫,對自然經濟有貢獻。植物和動物保持一定的數量以維持自然的平衡,體現了上帝創造的完美的機制。破壞這樣的平衡法則,會受到懲罰。
人世間的秩序和平衡亦然。他的私人筆記《天譴》(現在成了瑞典文學的代表作),是他在科學研究之外的神學思考和人生感悟,他把手稿留給兒子,卷首題辭就是羅馬詩人奧維德的「好好做人,神無所不在」,同時留下的,還有那封樸素的家書。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世說新語】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
《基督教週報》版權所有
地址:九龍聯合道140號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大樓
電話:23374171 · 電郵:info@christianweekl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