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追趕電子媒體列車


2495 期(2012 年 6 月 17 日)
◎ 教會之聲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Google主席施密特在美國波士頓大學獲頒榮譽學位時,向畢業生致辭,他呼籲年輕人「每天有一小時關掉這東西(手機等電子產品),將視線移離屏幕,望向你所愛的人的眼眸。談一下話,是真正的談話。」

  二零零七,蘋果iphone面世,改變手機市場生態。短短幾年間,智能手機的面貌和功能層出不窮,令手機迷瞠目結舌,智能手機的使用量大增。最近除了老大哥「蘋果」,又多了南韓的「三星」,推出新一代智能手機Galaxy SIII,高清大芒(屏幕)、眼球追蹤、臉孔辨識、聲控系統,加上體感撥號,超強功能,令機民驚艷,爭相訂購,手機未開售已接到九百萬部定單。

  現時走在街上,或在地鐵、公車車廂,以至在大學校園、教堂、酒樓餐廳,甚至在家中,都見到手不離機的現象。據云全球四分之一年輕人天天上「臉書」(Facebook),樂此不疲,無它不歡。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的功能太多姿多采了,吸引了無數心靈,也改變了許多人的溝通模式和生活方式。香港教育局最近因與教科書出版商談不攏,斥資五千萬鼓勵研發電子教科書,將來香港也許步新加坡和南韓後塵,中小學以至幼稚園的學生,都人手一台平板電腦,進行甚麼「電子學習」。

  值得憂慮的是,近十年電子傳播科技的硬件及軟件一日千里的發展,其速度遠遠高於傳播心理學及教育心理學在有關領域的研究。例如最近日本才做了一個研究,發現閱讀電子書籍比閱讀印刷書籍,其記憶力弱得多。而南韓另一項研究發現,青少年對手機電磁波的吸取量,比成年人多出四成,足以影響其健康;且青少年使用手機時間愈長,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可能性也愈高。

  但由於電子媒體的開發是一個龐大的市場,涉及數以萬億計的商機,商人和有關科研人員自然惟恐不及的加入競爭,開拓新的產品以吸引客戶。問題是,科技走得太快,探討其帶來影響的社會研究以至心理及醫學研究步伐跟不上,就造成大大小小難以逆轉的危機。英美法澳加等西方國家由於有豐富而悠久的人文傳統,其「抗逆力」顯然較強(例如這些國家甚少大規模在中小學使用電子教學),反之亞洲國家如新加坡和南韓等卻趨之若鶩,但電子學習是否真正有助學習,至今仍是一個問號。

  香港不少教會亦惟恐不及的追趕電子媒體潮流,提出網上講道、網上靈修、網上牧養等,但背後有否足夠的文化理據和神學反思?Google主席施密特語重心長的籲請年輕人每天至少一小時關掉電子產品,這說話可值得細味。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世說新語】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