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95 期(2012 年 6 月 17 日) ◎ 世說新語 ◎ 吳思源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明報》28.5.2012
這位校長說得好,父母與其勉強子女「十項全能」,倒不如豐富他們的生活經驗。
但問題正正出在這裡,這一代的「港孩」最缺乏的就是「生活」,他們自從兩三歲開始,就給揠苗助長,催促成為讀書機器。
在澳洲從事善終服務多年的護士Bronnie Ware新著一本書,名為“Top Five Regrets of the Dying”,她訪問了多位生命只餘十二星期的人,他們不約而同的告訴她臨終前最後悔的事情就是沒有好好生活。而其中一位男病人,更加感慨他一生錯過了孩子的成長、愛侶的細微、父母的皺紋;他後悔自己一生的風景局限在事業地圖,但到了生命最後時刻,溫暖不了將枯的生命。
事實上不單止孩子需要真真正正的生活,父母也需要真真正正的生活。上帝創造人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叫人快樂地生活。傳道者如此說:「你只管歡歡喜喜吃你的飯,心中快快樂樂喝你的酒,因為上帝已經悅納你的作為。」(傳九7)父母每天花點時間,與兒女閒話家常,說說笑,唱唱歌,下棋玩樂,到公園跑跑,週末去看海、放風箏、騎自行車,這才是生活。
生活經驗也包括成功的經驗、失敗的經驗、愜意的經驗、挫折的經驗、得著的經驗、失去的經驗、健康的經驗、患病的經驗⋯⋯。作為父母的,切戒過分保護兒女免於所謂「負面」的生活經驗。歌手羅文唱過一首歌,其中一句是「小小苦楚等於激勵,等於苦海翻細浪」—這是至理名言。父母要讓兒女自小敢於投入生命的大海,面對大小風浪,這樣才可以練就出一身好本領。
今天的「港孩」被寵壞了,看著他們甚麼也畏首畏尾,心中不禁嘆息:是父母害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