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95 期(2012 年 6 月 17 日) ◎ 新聞捕手 ◎ 蔡志森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香港的基督教群體一般來說對政治都沒有太大的興趣,由於大家未必長期關注及深入了解香港和國內的政治運作,因此不妄加評論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很多政治問題往往並非真理之爭,只不過是大家對形勢和策略的分析而已。就像政改、公投和拉布等問題,支持或反對並非真理層次的問題,基督教群體毋須有一致的立場,亦不一定要表態。
但面對一些大是大非的問題,基督教群體若保持緘默,除了未能實踐上帝交付我們的使命之外,亦會令教外人對教會產生負面的印象,懷疑教會究竟是失明、失聰,還是失去使命感!不少基督教群體以政教分離為理由而避開很多社會和政治事務,不但未能成為社會的良心和先知,反而是自我邊緣化,成了「後知」、甚至是「無知」。
近年國內一連串的事件,很明顯是違反了基本的人權原則,令人憤慨。面對這些不公平、不公義的事,基督教群體若保持緘默,難免令人質疑教會是否仍重視公平和公義。
有些教內人士因為想與國內的教會維持良好的關係,爭取傳福音的機會,所以一直不贊成基督教群體對國內的事務發表意見,筆者理解但不能苟同,教會毋須刻意與政府為敵,但亦毋須勉強與政府為友,倒應是其是,非其非。傳福音重要,但維護公義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