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安慰


2415 期(2010 年 12 月 5 日)
◎ 問道 ◎ 許立中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最近看活地阿倫的電影「遇上陌生情人」,提到一位老女人因丈夫變心而追求神婆的心靈慰藉,電影中神婆說的是迷信的東西,但總之就令老女人得到倚靠,這令我想起我們的信仰,究竟如何使信仰不至變質為徒給人心靈安慰的代用品?

  最近公私兩忙,未有時間看你所提到的電影,因此無法對你描繪的情景作較到位的回應。但「神婆」、「迷信」與「心靈慰藉」,卻始終不是一些新的現象,大概也不需要看過這齣電影才可以討論。

  你問究竟如何使信仰不致變質,成為只是給人心靈安慰的代用品。坦白說,這樣的問題,早在馬克思投訴宗教是「人民的鴉片」的時候已經討論得很多了。時移世易,社會的大環境早已改變不少,卻似乎只是為相同的問題提供一個不同的場景而已。至於「神婆」、「神棍」,那就更加存在已久。畢竟由於不同的原因,無論是社會政治方面,還是個人感情際遇方面,面對著幾許的徬徨和失意,人總是期盼可以得到「高人」指點迷津,告訴他們「一切安好」。

  作為信徒,我們當然應當並且盡可能「按著正意分解真理」,但人們怎樣去接收、詮釋和理解,恐怕就不是我們能夠控制了。事實上大部分人,或許也包括我們自己,都傾向從自己的角度、按著自己心底隱藏的議程,去理解我們所接觸的事物,當然也包括─或許尤其是─我們的信仰。從這方面來說,就是教會在傳講信息方面無懈可擊,仍然無法避免受眾各取所需。

  不過,公平點說,耶穌確曾提出:「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十一28)信仰確實應許心靈的慰藉和平安。你現在反問如何可以使信仰不致「變質」為心靈安慰的代用品,那確實有點叫人不知如何回應。但如果你是暗示那「慰藉」可能只是「代用品」,那麼教會對於這個情況恐怕是必須躬身自省了,因為現代教會傳福音的方式,幾乎是清一色訴諸人們心靈的需要,包括合理的呼籲和純粹訴諸情感以作招徠。

  其實我也很矛盾,基督徒有時確實好像太不長進了;經過深思熟慮而決定信或不信的,大概都只是少數。杜斯托也夫斯基在《卡拉馬助夫兄弟們》說:就是耶穌今天再回來,人們也是要將祂重新釘十字架的;只是這次要釘祂的,大概不是那些反對祂的人,而是祂的跟從者!換句話說,教會必須反省,自己到底有沒有將信徒帶到她所聲稱跟從的主那裡。

  但我看這更多是一個人性的問題多於一個宗教的問題。教會以外的社會不也大部分是尼采筆下的herds,庸俗和隨流嗎?問題是作為信徒,我們可以逃到哪裡呢?所以很多不屑隨流的知識分子,更多是逃到自己個人的精神世界,過一個精神隱士的生活。這確實也有點無奈。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文林】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問道】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