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46 期(2009 年 8 月 9 日) ◎ 品蘭集 ◎ 文蘭芳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讀楊絳女士的著作,她說自己曾當過三年小學教員,專教初小一、二年級。學生很野、很難管,楊絳女士別有心得︰「我發現小學生像《太平廣記》、《夷堅志》等神怪小說的精怪,叫出他的名字,他就降伏了。」在我的見聞中,的確如此,那些頑皮小孩,你一叫出他們的名字,即時收斂。所以神怪小說中收服精怪,也是靠認出他們的名字。
在第一世紀,猶太人拉比對付鬼附的方法也竟然類同。凡有邪靈附體的人被帶到拉比面前,拉比會問邪靈的名字,然後按這個名字將它趕走。所以耶穌趕出了一隻啞巴鬼後,眾人知道祂是彌賽亞、是神的兒子,因為一般拉比不能從啞巴鬼口中問到它的名字。名字所涉及的權力,非常深刻。
在這個網絡時代,眾人在虛擬空間四方漫遊,通常都使用另一個名字,虛擬的世界也是匿名的世界,真如聖經傳道書所言︰「虛空的虛空。」除了是要爭取知名度的政客或演藝人員,人人杜撰一個稱號,他們要發言的權力,不要責任;當然也不要讓人制服。
人類擅長改名字,逃避責任,混淆視聽。今天的養雞、養牛的人,不再是農民,而是畜牧「行業」(industry),其中所用的方法,往往讓人知道後絕對食不下咽,比如大量使用激素及抗生素;以低矮籠子密集養雞,使之不能走動,便於長肉;又如以剷車推趕牛隻進入屠宰場。有做過衛生檢查員的朋友告訴我,在宰豬場他見到破膛的豬亂跑,因為豬隻沒有充分電擊昏迷。用上行業一詞,冷冰冰很客觀專業的模樣,是一種故意誤導。又如那些搞寵物育種的人,稱為飼養者(breeder),為了生意,一味投消費者之所好,育出許多容易生病的品種,例如超迷你小狗等,這些動物未到老年就百病叢生,甚至一生受苦。始作俑者,全躲在所謂業界後,以消毒過的名稱作掩護。玩弄文字、玩弄名詞,人就以為可以逃避責任。聖經說,人心比萬物都詭詐。並沒有冤枉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