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書買書讀書聽書


2346 期(2009 年 8 月 9 日)
◎ 文林 ◎ 徐濟時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第二十屆香港書展再闖高峰,人次達破紀錄的九十萬,其中約一萬為遊客。大會首次乘機在場做了「港人閱讀習慣」調查,受訪八百八十七人中,超過六成每週閱讀五小時或以上,平均每年購書約二千元(沒指是否包括雜誌類)。至於在書展上表現,人均購書額為四百六十九元,最多人買小說類書(佔半數),宗哲藝樂類也有四分之一消費市場;半數受訪者主要是來購買新書,買外文和簡體字書的亦有四成;七成多人來了至少三屆書展,首來者只佔一成半,顯示另一種如港人行年宵市場的暑期港式墟市。

  要準確解讀上述現象和數字,非常困難。因為在追崇商業化市場化的香港主義之下。一切活動都沾些「美其名」的成分,一切調查都不離「各取所需」的性質,這是錢作怪也。書展向來是由貿易發展局主辦,近年丁財兩旺,確是出色的貿易活動;書展亦同是文化活動,不宜過於俗氣,因此「(口?)模」蒞臨引起爭議。主辦者要為「肉氣」、文化和貿易尋求平衡,達到三贏局面,好滿足各方的民意。

  很多人說香港是文化沙漠,其中一個「罪名」是香港人不喜歡讀書、讀書為了掙錢(所以有「讀完書就搵錢」這類俗語)。然而,港人若缺文化,為何湧到去書展?今年還來個調查,欲一證港人的文化熱?

  今屆書展在經濟不景氣下仍有一系列驕人成績,的確是予人「文化沙漠」不再的現象,但這是真象還是假象,有待更多論者探思。

  若從最基本開始論,就是「出書買書」這一互動現象。筆者一邊逛書展一邊留意,最迫人的書攤是賤價攤,其次是折價攤;這類書攤的書種大多是嗜好、消閑、健康、實用、生活類型,非常迎合港人需求。事實上,出版這類書成本極低,因為所謂的作者多是編者,只將資料編集,無需原創,不需學養,改動一下又是「新書」,最能迎合某類讀者群,可謂各有所得、大家開心。

  相對上述,高質素的書種由於成本昂貴,定價高減價少,不見受人垂青;就算是名家大師作品,也不見暢銷,連國內名牌大學的廉價簡體字好書,亦乏人問津。這類書在書展的買賣互動顯得差勁。當然,有少數高質素的書倖免於難,但這也是經媒體名人免費為其宣傳才獲大眾青睞,這難免是港人一種擁有「名牌」的另類表現。

  再談下去,就是讀書聽書這一求學態勢,書展中不乏人一袋一篋地買書,若稱之為好學,未免妄下結論,因為這類大量購書者亦可能是轉賣圖利、為教育機構入貨「充場面」、代客服務等,不一定出自單純的求學心。其實,這一代港人多不是書香世代,反而是走難失學的一代養育成才居多。上一代以實利看讀書能脫貧,無可厚非;這一代以增值來讀書助競爭,不能苛求;下一代以興趣多讀書求學問,是其時已。

  新一代應該是主動讀書,免回到舊一代的被動聽書。何解?華人傳統喜歡聽書,信徒視去教會也是「去聽書」。或許,近百年的戰亂令國人文盲多,聽書已是上進—知書識禮。但「聽書」的舊習,務須轉化成「讀書」的朝氣—求知維新,這是社會的未來,也是教會的將來,不進則退。

  執筆之際正夕第八十一屆港九培靈研經會,每天可聽三堂「書」共十天,惟盼講員啟發信徒,借助豐富的工具書,主動閱讀「書中之書」,成為好讀書愛研經的門徒。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童話人間】

【日光在心】

【三人行】

【問道】

【品蘭集】

【靈修果園】

【教會觸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