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乎中道的「自我」


2194 期(2006 年 9 月 10 日)
◎ 天國透視鏡 ◎ 梁林天慧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自我」就等於「自信」嗎?或是等於「自大」?從信仰和心理輔導而言,「自我」是一個令人費解的課題。剛信主時,牧者曾教導筆者,說聖經鼓勵信徒放下甚至釘死自我,這樣才可以跟隨基督,如保羅所說:「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而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加二19下-20上,和合本修訂版)有不少信徒一直以來所受的教導,也是人的「自我」包涵靈、魂、體,而魂與肉體容易匿藏邪情私慾,是與基督同行的人必須「釘死」的。

  可是近年來,社會工作和心理輔導的理論與實踐,以及管教子女的原則,都把「自我」和「自信」拉上關係,提倡要建立自我,就要先建立自信。例如在父母方面,不少都願意花費大量金錢,讓子女參加各式各樣的遊學團,或是鼓勵子女報讀不同的興趣班,學習唱歌、跳舞、繪畫,以及各種樂器和體育活動等。筆者過往從事社會工作,在服侍受精神、情緒困擾人士的過程中,常常用上一兩年來扶植、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自知能力,以建立他們對自我的肯定;從而使他們踏上康復和正常生活之路。可是,常出現一些情況卻是受助者變得過分自信,為了急於表現自我(如渴慕參加演講、接受訪問、「出鏡」、表現自己等)而過分焦慮,引致舊病復發,實在叫人惋惜。

  究竟我們應當怎樣看自己呢?聖經說:「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要照著上帝所分給各人的信心來衡量,看得合乎中道。」(羅十二3下,和合本修訂版)這「合乎中道」是建基於對自己強弱之處有客觀和成熟的認識,瞭解自己有甚麼恩賜,也知道神賜給自己的信心有多少,而不會亂衝亂闖;並且為著神的旨意,甘願在某些時候放下自己,以致能與別人同工或完成主的託付。我們亦因著這「合乎中道」,既不評斷人,也不評斷自己:「你們不要評斷別人,免得你們被審判。因為你們怎樣評斷別人,也必怎樣被審判;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太七1-2,和合本修訂版)因為我們與眾人一樣,既有神的形像,但同時也有軟弱,被私利和不足所困。

  所以,當我們努力提升自我的時候,我們是向著「仁義、公平、正直、一切的善道」(箴二9下)進發;還是如世俗化的人文主義(secular humanism)般,因堅持不斷提升自我以致爆破呢?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特稿】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交流點】

【未圓語絲】

【太太你好】

【天國透視鏡】

【大雀鳥小雀鳥】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