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30 期(2003 年 7 月 20 日) ◎ 息息相關 ◎ 吳思源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汀九橋雙層巴士墮崖,霎時間五位正在上班途中的老師失去性命。剛經歷非典型肺炎疫症的衝擊,學校才恢復正常,這個學年可謂風雨飄搖,驚魂甫定之際,又飛來橫禍,人生之吉兇順逆,盡在呼吸之間。
學生們為到老師的罹難感到悲哀難過。《愛的教育》有一篇叫「將心比心」的短文是讚揚老師的,我相信在交通事故中辭世的幾位師長配得有餘:
「你應該敬愛老師......因為他為了學生犧牲了自己一生,因為他是開發你智慧的人。將來你年紀大了,爸爸和老師都不在人世了,那時,當你想起爸爸的時候,也一定要想起老師,只要你想起老師那種為你們勞累的樣子,那種憂悶的神情,你就會覺得現在種種的不是了。」
「老師的名字,永遠要用虔敬的態度來稱呼,因為除了自己父親的名字外,老師的名字是世上最珍貴、最值得懷慕的名字呢!」
不要以為學生年紀小就不識愁滋味。當老師遇難的噩耗傳到學校,原本假期前的歡樂氣氛一掃而空。有學生後悔「自己唔乖」,以為沒有好好聽從老師的話;有家長自責吝嗇,來不及向老師說一聲「多謝」。李國章局長親到學校弔唁室鞠躬致意,在悼念冊上寫上「英年早逝」四個字。他語帶激動,兩度讚揚教師盡責:「香港有些人經常批評老師,其實有很多老師都很盡責,意外中一名老師困在車廂、被巴士壓住時,第一時間打電話給母親報平安,第二個電話即致電回校。請校方代為安排事情,可見她十分關心學生。」
要年幼的學生經歷這風風雨雨的一年確是有點不忍。但畢竟他們已面對、熬過了。在臨學年結束時上這「最後一課」,剎那間失去了老師,這一課最為嚴厲。亞爾方素‧都德曾寫著名的「最後一課」,講述一八七○年至七一年的普法戰爭,法國的小孩子上完最後一課用法文教的課,以後就要用德文了。法國的小孩子因而學會愛國,學會珍惜。但願天水圍這群小孩子,也在這「最後一課」學會尊敬和珍惜他們的每一位老師。